秋天走到盡頭的時候,銀杏葉子就落了。金黃的銀杏樹葉,宛如美麗的句點,從古典的日歷中走來,對季節進行著纏纏綿綿的完美分割,從秋末到冬初,用平平仄仄的歲月的韻腳,抒寫著節令的淺斟低唱。
第一次見到銀杏葉,是在讀小學的時候。下午的課間,我正在翻閱向同桌借來的故事書,突然間發現里面夾著一枚外形奇特的葉子。它小巧而精致,有些發黃卻不失靈動,最妙的是其扇形的迷人外觀,拿在手里感覺像是個珍貴的工藝品,使人感嘆大自然的神奇曼妙。同桌告訴我說這是銀杏葉,他放在書里當書簽用的。
后來上生物課,老師說銀杏是古老的物種,已經有上億年的歷史。我的好奇心與日俱增,周末纏著同學到他家去看銀杏樹。那是怎樣一種神奇的樹木啊!我被徹底震撼了,青綠的葉子綴滿枝頭,微風吹來,萬頭攢動,好似一群綠色的蝴蝶圍著樹干上下翻飛。
“等閑日月任西東,不管霜風著鬢蓬。滿地翻黃銀杏葉,忽驚天地告成功。”夏日的銀杏蓬勃翠綠,郁郁蔥蔥的顏色,昭示著旺盛的生命力;秋天的銀杏葉子漸黃,沒有了綠色,卻金黃可掬,給人以靜美華貴之感。銀杏,用自己一身素顏淡妝,演繹著季節的轉換,引領我們滿懷收獲與感恩,向著秋天揮揮手,走向冬天的深處。
故鄉壽州的大報恩寺里,有兩棵巨大的銀杏樹,植于唐代貞觀年間,高二十多米,樹齡已達一千三百余年。每年秋天,兩棵樹通體金黃,枝干遮天蔽日,煞是好看。樹下層層疊疊的落葉,覆蓋了整個院子,好似黃金鑄就一般,唯美之至。
詩人們說“落葉滿階紅不掃”,我以為,秋冬時節最妙的意境地上非銀杏葉莫屬。一棵棵落光了葉子的銀杏樹,光禿禿的枝葉刪繁就簡,樹干上不帶一根傾斜的枝杈,尖尖的樹梢筆直地插向天空;樹下堆積著大片銀杏葉子,金黃而高貴地伏在地上,宛如熟睡的孩子,靜謐而安詳。樹上,冬天已經來臨;樹下,秋天猶在。
冬天的扉頁已經翻開,美輪美奐的銀杏,輕輕卸去曾經的盛裝,以一種極致簡約的心態迎接冬天的到來。人生又何嘗不應如此呢?寒來暑往,秋收冬藏,不論成敗得失,不管大起大落,都應該卸下防備,脫去枷鎖,任它去留隨意云卷云舒。經過春的欣喜,夏的熱烈,秋天的成熟,也無風雨也壽縣·馬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