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14年8月5日8版
■本報記者孫玉寶本報通訊員柏松
7月21日8時整,記者跟隨淮南市田家庵區龍泉街道金嶺社區10名平安志愿者組成的巡邏隊,開始了一天的社區巡邏。
“現在孩子們都放假了,我們在巡邏時尤其注意不讓他們靠近水源,提醒他們不要接觸危險物品……”巡邏隊隊長劉孟云邊走邊向隊員們囑咐著。大家一路張望,時刻關注四周的情況。
金嶺社區雖然面積不大,但是人口相對集中,而且老年人較多,周邊環境又四通八達,上個世紀90年代初曾是偷盜搶劫案件多發區。居民志愿者自發組成巡邏隊后,參與背街小巷、樓群院落的平安巡邏,“兩搶一盜”案發率明顯降低。75歲的劉孟云是巡邏隊最早的發起人之一,“為了家園平安,大家退休后自愿加入這個集體,已經堅持近15年了!”劉孟云說。巡邏隊員每天在社區的樓群院落、商業網點巡邏,被居民親切地稱為“平安天使”。
原鐵運小區的幾棟樓房面臨拆遷,人走樓空后,顯得特別冷清。每天兩次巡邏,隊員們都會格外關注。在泉嶺南村,志愿者胡玉霞告訴記者,這里年輕的住戶多,到了上班時間,家里基本都沒有人了,這里同樣是他們特別關注的地段。
金嶺社區是一個開放式社區,巡邏隊圍繞著轄區的52棟樓房和8排平房整整轉了一圈,歷時一個小時。大伙休息約半個小時后,于9:30再次開始巡邏,分成兩組開始對各個樓棟之間進行交叉式巡視。11時,平安志愿者們完成了半天的巡邏任務。經過中午短暫的休整,下午2:30,他們又頂著烈日,準時“上班”,開始新一輪的巡邏。
平安巡邏隊的每一位志愿者都是熱心人。他們既是治安巡邏員、矛盾調解員,又是政策信息員、法律宣傳員、治安協管員。路過一片剛剛投用的健身場地,大伙兒不約而同地走上前去,一邊鍛煉身體,一邊回憶今年4月剛剛安裝這些器材時,他們三人一組輪流守候,中午晚上都不休息,看護好剛剛抹上的水泥,直到器材安裝結束。
平安志愿者都是本地居民,巡邏中每當遇到治安異常,他們都時刻緊盯,及時處置或報警;每當遇到鄰里糾紛,他們都主動上前調解,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每當社區需要宣傳醫保、低保等政策,他們向大家答疑解惑……下午5時,平安志愿者們完成了一天的巡邏正在相互道別時,去年剛退休的居民劉安環走進社區辦公室,向社區表達了自己的愿望:自愿加入平安巡邏隊,為家園的平安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