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論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經過去年一年的奮力拼搏,我市創城工作取得了較好進展,打下了較為厚實基礎。但是,眾所周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項涉及全城全面全局的系統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更難以畢其功于一役。據悉,今年的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年度測評或將在10月份之前完成,時間緊迫,任務繁重,我們必須全力以赴、全力攻堅,確保實現創城目標。
真抓實干,就是要領導帶頭。創建工作是“一把手”工程。要強化領導力量,要以上率下,分包城區主要道路和社區,既當好“指揮員”,又當好“戰斗員”;“八大提升行動”各牽頭領導要靠前指揮,定期調度,傳導壓力,及時協調解決創建問題;各縣區“一把手”要真重視、快行動,親自部署、親自協調、親自督辦創建工作,按照去年做法,具體工作由縣區委副書記來牽頭,宣傳部長、分管副縣區長重點抓,確保責任明確到位、措施落實到位。要強化投入保障,抓好資金調度,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一些必要的軟硬件設施新建、改建、維護等,該投入的投入,該花錢的花錢,但要把錢用在“刀刃”上。
真抓實干,重在于創新方法。要運用法治法規引領創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2017年5月1日起施行的《淮南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就是引領和促進文明城市創建的規矩和標尺。要組織志愿者,走上街頭開展《條例》宣傳活動,城管、公安、環保和衛生等部門要用好《條例》賦予的執法權,對單位和個人的不文明行為依法合規責令改正、予以處罰,更好發揮法治對文明城市創建的引領、規范和保障作用。要運用基層創造推進創建,鼓勵各行業各部門結合實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創建活動,充分調動基層創建的積極性、創造性。要善于發現、及時總結、復制推廣基層創建的好經驗、好做法。
真抓實干,關鍵要形成合力。文明城市創建絕不是文明辦一家的事,是大家共同的事業、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責任。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牢固樹立“全市一盤棋”思想,按照測評體系和職責分工,各負其責,密切配合,進一步形成市區互動、城鄉互動、地礦互動、干群互動的工作格局,唱響文明城市創建“大合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要發揮統籌規劃、綜合協調作用,推進各項工作落地落實。人大、政協要充分發揮職能優勢,通過視察調研、建言獻策等形式,積極參與創建工作。工青婦等群團組織、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要發揮優勢,搭建載體,主動參與創建,廣泛發動群眾,讓群眾當創建“主角”,形成人人關注創建、全民參與創建的濃厚氛圍。
真抓實干,離不開獎懲分明。要強化日常考評,繼續堅持每月一考評、每月一排名,根據考評結果分類排名,在市屬主要媒體予以公布,形成“爭先恐后”的創城競爭氛圍。要強化考核問責,用好考評指揮棒,按照《淮南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調度督察考核辦法》,對干得好的表揚獎勵,對干得差的懲戒問責。要強化跟蹤考核,把文明城市創建作為對縣區部門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和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要選擇一批新提拔的年輕干部和有潛力的年輕后備人才,充實到文明創建一線,讓他們把文明創建作為最好的競技場,把火熱的創城實踐作為最好的成長課堂,學真本領,練真功夫。
真抓實干,更需要營造氛圍。要堅持載體推動,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戶外電子屏等,多形式、常態化推進宣傳,使創建氛圍火熱起來、活躍起來;加大公益廣告刊播展示力度,深入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文明之花遍布大街小巷。要堅持網絡互動,適應“微時代”宣傳特點,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做強網上正面宣傳,牢牢把握網絡意識形態領導權。要堅持典型帶動,繼續做好淮南好人評選,跟蹤報道創建工作動態,大力宣傳基層創建典型,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導作用。(本網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