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論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文明創建比拼的是細節,反映的是作風。各級黨員干部要繼續發揚“三嚴三實”作風,踐行“一線工作法”,深入基層、深入實踐,聚焦具體問題,狠抓整治落實,以問題的有效解決推動創建工作的全面進步。
撲下身子轉作風,一線發現問題。“八大提升行動”牽頭單位要深入一線、靠前指揮,采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四不兩直”方式,深入創建一線,明察暗訪,發現問題,制定清單,及時交辦。在推進城市創建中,小街小巷問題十分突出,也是所有城市面臨的共同難題。為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北京市制定了《關于在全市推行街巷長制的指導意見》,以精細化管理為主線,在每條街巷設置“街長”或“巷長”,效果十分明顯。我們要學習借鑒北京“街巷長制”經驗,在推進“路長制”的基礎上,全面推行“街巷長制”,把創建觸角向小街小巷一線延伸,把街巷日常管理責任落實到人,確保每一條街巷都有人問、有人管。
沉得下去轉作風,一線推進工作。不到一線去研究解決問題,浮在面上,沉不下去,是抓不好創建工作的。去年,中央深改委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北京市“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就是鄉鎮街道發現問題,及時向上級部門發出“指令”,市直部門集中下沉到街道“報到”。各縣區、市直各部門要履行好職責,不能簡單以“屬地管理”名義把創建責任下移,最后把創建任務都壓給鄉鎮和村居;要強化現場調度,多到現場解決實際問題,少進會場提要求作部署,當好創建工作的“施工隊長”,不當甩手掌柜,少點官僚主義,真正為基層減負。
深入現場轉作風,一線督查指導。文明創建需要督查的任務量大面廣,要改進督查方式,聚焦突出問題,根據一月一通報的結果,深入問題現場,堅持重實地、察實情、見實況,不能依靠看照片、看資料、看臺賬,更不能以“留痕”多少來評價工作好壞。通過現場督查,發現問題,推動整改,再次督查,形成督查工作的完整鏈條,確保把問題都及時整改到位。
補差補缺轉作風,做實資料申報。去年測評,我市資料申報得到34.97分,全國排名32位,總體成績不錯,但也存在一些失分點,主要集中在城市水環境質量、城市空氣質量、文化服務供給、誠信獎懲制度和宣傳教育、群眾性科普活動等7個方面。有關牽頭部門和責任單位要對標指標體系,抓緊補差補缺,補齊完善資料。要深刻吸取少數城市報送材料弄虛作假的教訓,堅持實事求是,決不能搞假文件假資料,決不能在創建工作資料申報上搞形式主義,一經發現,嚴肅問責。
當前,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正在熱火朝天推進。在淮南這樣能源重工業城市推進創城,挑戰和難度可想而知。但是,放眼全國全省范圍,和淮南同類型城市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不是孤例,更不是唯一。同類型的其他城市能行,我們為什么不能?創城,關鍵在于實干;創城,關鍵在于實效。
作風轉在實處,創城才有實效。創城再用勁,重在轉作風,重在撲下身子實干、出實招、有實效。(本網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