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南,每年的“12.4”法治宣傳日都已成為普法工作的一項重大節日,這天,全市各部門、各縣區都會組織豐富多彩的法治宣傳活動,在全市掀起學法、普法、懂法、用法的浪潮。9月17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從市司法行政部門了解到,為了落實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安徽、法治淮南要求,我市按照“分工協作、各司其職。條塊結合、互相配合。以普促治、普治并舉。開拓創新、注重實效”的原則,制定并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據了解,行政機關、司法機關、法律法規授予行政執法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是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的責任主體,負責向執法對象、司法對象以及社會公眾普及憲法和法律、法規知識,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宣傳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法治實踐,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自覺形成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其主要任務包括:完善領導干部等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堅持領導干部每年12月份法律知識抽考制度,落實領導干部任前法律知識測試制度。完善國家工作人員每年10月份定期法律知識測試制度。落實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積極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各級黨政機關和人民團體普遍設立公職律師,保障依法用權。同時,積極開展面向社會的法治宣傳教育,全面深入開展“法律七進”活動(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家庭、進單位);全面促進執法(司法)與普法融合,將普法貫穿于執法、司法各個環節;并建立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律師等以案釋法制度。
普法責任制的實行,能夠強化各級國家機關,特別是各級政府及其部門、司法機關以及法律授權的具有行政執法權的單位、組織的法治宣傳教育主體責任。建立健全普法工作機制,能夠充分發揮職責作用,進一步形成部門分工負責、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格局,推動形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良好社會氛圍,為全市轉型發展、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環境。
(記者 李舒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