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圓桌 一片愛心 一個未來
“圓桌法庭”用愛喚醒“迷途羔羊”
沒有莊重的審判臺,沒有嚴肅的法官,只有面色和藹的女法官,被告人、公訴人和辯護人圍桌而坐,走進田家庵區法院少年法庭的圓桌法庭,更像是走進了一個溫馨的課堂。
與普通審判形式不同的是,圓桌法庭是以控、辯、審和被告人置于同一平面的圓桌方式對案件進行審理,營造一個溫情、寬松又不失威嚴的庭審環境,通過控、辯、審三方合力對未成年被告人進行幫教與感化,是田家庵區法院少年審判法庭的特色,淮南市法院系統中僅該院擁有。
6月20日,田家庵區法院少年法庭對一起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進行了“圓桌審判”。恰逢被告人楊某18周歲生日,少年法庭還精心為其準備了蛋糕,楊某在法庭上度過生日,也在交融了法與情的關愛中接受了一場特殊的成人禮。
懵懂少年誤入歧途
楊某因盜竊和容留他人吸毒于2015年11月18日被公安機關逮捕。是什么原因讓一個本該在校園里學習的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呢?受理該案的少年法庭庭長陳英通過公安機關提供的社會調查報告、約見被告人父母及多次到看守所會見被告人,詳細了解了被告人的成長經歷、犯罪原因。
楊某出生于潘集區,他出生時父親年僅18歲,母親才16歲。楊某3歲時父母分開,楊某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父親為了生計在外打工,母親每年會去看他幾次。楊某小學五年級時就輟學在家,認識了幾個比自己大的不良少年,受他人影響,走上了犯罪道路。
楊某本性并不壞,但法律意識淡薄,在盜竊過程中,他騎車接送盜竊同伙,對于自己觸犯了法律也不知道。和朋友出去玩,楊某看到別人吸毒品,出于好奇也去嘗試,還提供冰毒與他人共同吸食。
圓桌法庭溫暖感化
楊某的行為觸犯了法律,但是成長經歷又讓人心酸不已。開庭前,少年法庭的法官多次找到被告人及其父母談心,了解被告人成長的過程,犯罪的原因,刑滿釋放后的打算,同時對被告人父母提出一些具體建議,以便更好地對被告人進行針對性的法庭教育和準確量刑。
開庭時間定在2016年6月20日上午,合議庭的組成除由少年法庭兩位女法官組成外,少年法庭還邀請了團市委的工作人員王芳作為人民陪審員參與本案的審理。另針對該被告人的特殊家庭情況,少年法庭還邀請了淮南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負責人、淮南市12355青少年服務臺心理咨詢師、淮南一中專職心理教師在庭審前對被告人及其父母進行了心理輔導。
就這樣,法庭中,審判人員、公訴人、楊某及其辯護人、監護人圍桌而坐,楊某也去掉了械具。女法官語氣平緩、態度和藹,人民陪審員、楊某親屬都用真誠、感人的話語對被告人進行了幫扶和教育,整個庭審氣氛寬松緩和,像在開一場“談心會”。
在親情般的勸導下,楊某低下了頭,流下了悔恨的淚水,莊嚴的法庭嚴肅中透出溫暖的親情。本著教育、挽救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少年法庭決定對楊某從輕處罰,判處拘役7個月,宣判之日楊某的刑期已滿,庭審結束當天,楊某釋放回家。
“你是個缺少父母疼愛、陪伴的孩子……看到瘦弱的你站在被告席上真的很痛心!因為你是未成年人,法庭給你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對你從輕判處,希望你能珍惜,回家以后改正自己的不良習慣,謹慎交友。孩子,今天你已滿18周歲了,親人們都在期盼著嶄新的你的歸來。”該案宣判后,這是陳英附在刑事判決書后的“法官寄語”。
生日蛋糕祝福未來
庭審結束后,“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的音樂聲響起,少年法庭為楊某準備了生日蛋糕,同時將被告人最想念的親人——被告人的爺爺邀請到庭,共同在法庭上為被告人過了一個18周歲的生日。眼前的一幕,讓楊某和家人都感動不已,淚如雨下。楊某的父親說:“感謝法庭給孩子一個機會,也給了我們家長一個機會,從今以后,我一定要好好愛孩子,把孩子帶在身邊撫養,教育他、培養他。”楊某說,在看守所里,他想爺爺奶奶,想爸爸媽媽了,現在很后悔,覺得對不起他們,以后一定要好好生活,學習一門手藝,老老實實做人。少年法庭的法官們也表示,將會持續幫教楊某。
據介紹,田家庵區法院少年法庭“圓桌法庭”于2015年6月份正式啟用,適用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審理,這也是田家庵區法院對未成年被告人教育、感化、挽救的重要舉措,讓未成年被告人通過感受庭審氣氛的轉變,從而感受到法院乃至整個社會對他們的寬容和鼓勵,幫助他們重拾信心。
圖一:圓桌法庭
圖二:少年法庭為楊某準備的生日蛋糕
(記者 廖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