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區首批7個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
舊貌換新顏 樂享新生活
雜亂的綠化帶被修整一新,正在鋪設草坪磚;坑洼難行的石子路重新平整,即將變身平坦的柏油小道;下水管道更換新的,更暢通了……如今,走進八公山區的幾個老舊小區,到處都能看到一片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原來,八公山區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已于近日正式開工,而首批進行改造的7個老舊小區將在兩個月后舊貌換新顏,不僅在基礎設施方面得到完善,小區文明、安全、物業方面也將有所加強。
首批老舊小區改善基礎設施
位于八公山區李咀孜的大塘小區建于上個世紀80年代,一共有14棟居民樓,小區內原先的水泥路面破損不堪,是條名副其實的石子路;因建設年代久遠,下水道是一條明溝,長期堵塞不說,一遇下雨,污水滿溢嚴重,整個小區經常“汪洋”一片。除此之外,漏水、綠化等問題也困擾著小區居民,使其成為投訴熱點。為此,今年八公山區房管所把該小區納入了首批老舊小區改造范圍之內,并把其作為此次改造工程的一個重點。
近日,記者來到該小區時,整個小區正在進行土建工程。原先的明溝已被拆除,工人們鋪上了黑色的PVC污水管道;小區主路的基礎已經夯實,工人們正在鋪設道路兩側人行道板;小區內一處占公共用地搭建的違章鐵皮房也被城管部門拆除了。
據小區施工負責人介紹,此次大塘小區的基礎設施改造工程,包括了道路、下水道、路燈、樓頂維修、外墻粉刷等多個方面,目前600多米的下水管網已經鋪設完畢,小區內寬4米、長100米的主路,以及寬2米、長800米的支路也將于近日攤鋪上瀝青,變身平坦的柏油小道,方便居民出行。
隨后記者又走訪了其它幾個老舊小區,發現這里都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有的小區正在開挖管道,重新修整下水管網;有的則平整了綠化帶,正在鋪設草坪磚,準備增設小區停車位;還有的小區在維修破損的道路。
7小區改造金額500多萬
在采訪中,房管所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納入改造范圍的7個老舊小區均為十年以上、投訴比較多的小區,其中包括大塘小區、新世紀小區、金苑小區、新風苑小區、紫金華庭小區、新淮小區以及十牌樓8、9、10三棟樓,改造金額高達500多萬,工期預計2個月。改造工程將著力解決老舊小區存在的道路、管網、照明、停車位以及綠化等問題。在道路方面,加強道路維修改造,做到路面平整無坑洼,路牙整齊無缺損;在管網方面,疏通、修建排水管網,更換破損窨井蓋,清理、整修、補建化糞池,保證排水通暢,積極實施雨污分流改造,污水管網接入市政管網,并杜絕亂拉亂接現象;在照明方面,對同桿架設的路燈進行改造,對損毀的路燈進行修復,實現小區亮化;在停車位方面,合理規劃建設小區內公共停車位,增加生態停車位,規范機動車停放秩序;在綠化方面,對小區喬木、花灌木、草坪等進行規劃涉及,優化綠化布局,選擇適地、適生樹種,增加小區綠量。
此外,在完善老舊小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八公山區還將小區容貌和環衛設施改造納入了改造工程的范疇,推進文明社區建設。在小區容貌改造上,要求清理、拆除違章建筑物、構筑物及其他設施,對破損、陳舊、風化嚴重的房屋外墻進行防滲、粉刷處理,保持建筑外里面墻清潔、規整。在環衛設施改造上,增設封閉垃圾桶(箱)等環衛設施,做到規格一致,外觀整潔,分類歸集,分布合理;旱廁改成水沖公廁,保持良好的衛生環境。
加強小區安保和物業管理
在此次老舊小區改造中,八公山區除了對小區硬件條件進行改造外,還強化了小區軟件條件。一是對有條件實施封閉管理的小區,要求實施封閉管理,合理確定小區出入口位置和數量,設置門衛室、警務室等。二是配置監控設施,視頻監控設施根據小區規模設置1—3個,小區出入口處設置視頻安防監控系統。三是對具備實施市場化條件的老舊小區,積極選聘物業服務企業實施市場化運作;對不具備條件的小區,由社區牽頭落實以保潔為主的環境衛生基礎物業服務,消除物業管理上的空白點,鞏固成果。
改造結束后,這7個老舊小區將實現“路平、燈亮、草綠、水暢、文明、安全”的新面貌,并建立物業管理長效機制。
圖為工人們正在平整人行道,鋪設人行道板。
(記者 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