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菜市場為期兩個月的升級改造正在進行中,將建成標準化菜市場
工人師傅正在加緊施工,兩個月后望峰崗菜市場舊貌換新顏。
最近這些天,趁著不下雨,望峰崗菜市場里經營干貨的朱華平抓緊時間將自家攤位上方的塑料遮雨棚又加固了一下。說是遮雨棚其實也就是幾塊塑料布,由于自家經營的干貨最怕淋雨,而菜市場里的玻璃鋼頂棚早已破舊不堪,星星點點的窟窿隨處可見,一旦下雨,這些頂棚便成了花灑,讓朱師傅頭疼不已。你家撐起了雨棚,我家也不能干看,各家經營戶紛紛效仿,白色、藍色、黑色·……各色的雨棚匯集一起,仿佛成了“萬國旗”。
7月18日是周六,本來應該是菜市場最紅火的時期,但朱師傅卻高興不起來,望著冷冷清清的攤位和遍地垃圾,朱師傅是有口難開。而更讓朱師傅郁悶的是,由于市場地處低洼地帶,雨季的菜市場里匯集了四周的水,便成了一口池塘,最深的地方能齊腰。記者好不容易找到這個坐落在小區里的菜市場,周遭的景象可以用破爛不堪來形容。菜市場的門面大多關著,攤位上只剩下寥寥幾個經營戶,墻面上滿是青苔,隨風飄起的除了滿地塑料袋,還有那一排“萬國旗”。“今年比去年還慘,我在這做了10年的干貨生意,今年恐怕也要換地方了!這里實在是沒人來。”朱師傅告訴記者,過去這里是周邊地區唯一一個菜市場,每天都人流不斷,但自從菜市場內基礎設施老化,頂棚風化嚴重,鋼架結構不斷被銹蝕,經營戶逐漸流失,大多跑到小區外的通道上,形成了“騎路市場”。“市場外紅紅火火,市場里死氣沉沉,快變成垃圾場了!補貨進出都不方便,到處是私搭亂建的棚子和亂拉的電線。”朱師傅憤憤不平道。
“要讓菜市場昔日的紅火景象再火一次!”市商務局市場建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菜市場為期兩個月的升級改造已經在進行中,將菜市場重新規劃為鋼構大棚結構,對其下水道進行清淤,解決市場破損問題,重新修葺攤位及市場內的道路,將其改造成為標準化菜市場。同時,謝家集區和望峰崗鎮也將積極開展清理整頓“騎路市場”工作,方便經營戶入場經營,方便市民入場購物。
(記者 李舒韻 實習生 廖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