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棄陋習,爭做好司機”系列報道——
車輛隨意亂停放 道路屢屢不通暢
洞山中路鐵路新村附近,車輛停在綠化帶上。
鐵路新村附近一綠化帶旁,有市民竟安裝了停車鎖。
舜耕路安理大至火車站北側,車輛亂停放致公交車無法暢行。
在朝陽路龍湖中學西側人行道上停放的車輛。
車輛亂停亂靠一直為市民所詬病。究其原因,這種現象的出現,與停車位不足有關。為規范停車,營造良好的停車秩序,近年來,相關部門在沿路和重要街區不斷施劃了停車位。不過,近日,記者在主城區多條道路走訪發現,機動車亂停亂放的現象仍然較為突出。這其中,就與車輛駕駛人員自身相關了。因此,一方面需要相關部門加強對停車的引導和管理,另一方面也需要車輛駕駛人提高自身素質,規范停車。
慢車道上,公交車無法正常通行,被迫繞來繞去
在舜耕路火車站西側,道路兩邊經常出現車輛占道停放的現象。7月7日,在舜耕路南側的慢車道上,記者看到,有的車輛在慢車道和人行路面交界處停放,有的車輛竟直接停放在慢車道上,導致其他車輛無法正常通行。停放車輛將原本并不寬的車道占據,電動車、小型汽車經過此處時還能通過,但對于身體龐大的公交車而言則無法通過。原本直行的公交車司機看到車道被占,無法正常直行,被迫選擇從慢車道繞到快車道,再從快車道繞回位于慢車道邊上的公交站,十分麻煩。
在洞山中路、龍湖路等道路的一些公交車站旁和一些路口,記者看到,也常有一些出租車、私家車等車輛隨意停在機動車道路邊,影響其他車輛正常通行。
停車位上,不少車輛不按車位停車
在一些路段、街道,停車位有時一位難求,開車的市民不少都遇到過無處停車的情況。記者走訪時卻發現,相關部門沿路沿街劃出一些停車位,有的免費讓市民停放,可一些車輛卻不按車位停放,將多個車位占據,致使其他車輛無法停放。
在泉山路泉山鐵路下穿橋北側不遠處的一家酒店前,相關部門施劃了停車位,并樹立了“線內停車 違章處罰”的停車提醒標牌。記者看到,酒店門口北側的機動車輛都比較規范地停放在規劃的停車位內,而在南側,電動車、自行車等非機動車卻停放比較混亂,在路對面,沿商鋪前場地,相關部門也劃出了一批停車位,記者看到,一輛黑色機動車橫停在停車線上,占據3個停車位,一輛三輪車也隨意地停放在一旁。沿路向北走,記者看到,一些車輛雖然停在停車位上,但停放不規范。有的停車位是豎直劃分,一些車輛卻斜著停放,有的橫在兩個車位之間,致使后來車輛無法停放。
在洞山中路沿路的一些單位前,記者看到,在劃分的停車位上,車輛也不規范停放,有的車身超出停車線,車頭或車尾露在路邊。在迎賓路邊上施劃的停車區域,記者看到,一些車輛橫停占據多個停車位,致使其他車輛無法停放。
在主城區,一些路段實行停車收費后,車輛規范停放有所改善,不過,還是有一些車輛,不聽勸導,隨意停靠,不能將車規范地停放在停車位內。記者走訪了廣場北路、龍湖路和朝陽路等停車收費路段的一些停車位上,看到都存在車輛不規范停放的現象。記者走訪還發現,一些路段實行停車收費后,雖然有空停車位,但一些車輛卻不停,而是亂停在其他地方。
記者手記
一些車輛隨意停放,不僅影響交通通行,破壞市容環境,還對市民出行構成安全隱患。市民在希望駕駛人能夠自覺養成良好的停車習慣的同時,更多的是希望有關執法部門能夠加強路面巡查,規范車輛停放,及時查處、驅離影響交通正常通行的車輛,尤其對那些不遵守社會公德,亂停亂靠,亂占停車位的行為,能夠及時制止。(記者 馮登成 張明星 馬南南 攝影報道)
延伸閱讀
人行道上,車輛隨意占道亂停放
按照規定,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是不允許機動車輛隨意占用停放的。不過,在市區道路兩邊的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上,車輛亂停亂放的現象卻隨處可見,有的甚至是整排停放。這種隨意擠占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的現象,使得一些本不是很寬的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變得更窄,有時行人和非機動車輛被迫從機動車道上行走,惹得選擇步行和非機動車騎行的市民抱怨不已。
近日,針對車輛亂停放的現象,記者對主城區一些主干道進行了走訪。7月8日,在洞山中路部分路段的人行道上,記者看到,在停車高峰時段,車輛沿著人行道排成一長溜,行人只能從自行車道上經過。如在洞山中路北側緊鄰鐵路新村路段,車輛亂停現象顯得較為嚴重。從廣場路至淮河大道段北側的路段,人行道上亂停放的情況也比較突出。機動車輛擠占人行道,不僅影響市容市貌,更妨礙行人正常通行。
據市民介紹,在洞山中路兩側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上,經常可以看到車輛占道停放的現象。由于洞山中路兩側分布了較多單位,上班、辦事的車輛較為集中,一些車輛就直接行駛到人行道上停放,也使人行道上鋪設的板磚經常遭到碾軋,破損嚴重。記者沿洞山中路兩側的人行道看到,今年上半年新更換的一些人行道板磚又破損了不少。
在舜耕西路,從安理大至火車站道路兩側,車輛亂停靠的情況也經常可見。隨意停放的車輛將人行路面占據,有時行人和非機動車輛無法直接通行,只得從慢車道上經過。而在慢車道上,行人跟公交車、私家車、非機動車混走在一個車道,存在安全隱患。
記者走訪看到,一些租賃、銷售的車輛以及婚車、搬運車等經營車輛,也停靠在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上,招攬生意。如在朝陽路龍湖中學校門西側的人行道上,就經常有一些婚用車輛停放在人行道上,使得行人通行不便。在龍湖路與朝陽路交叉口東南側,一些小型搬運貨車在非機動車道上集中停放,等待生意,讓并不寬的道路變得更為狹窄。綠化帶上,
車輛碾軋停放,綠地變成泥地
為美化城市環境,相關部門在一些道路兩旁栽植了綠化植物。然而,一些車主為了方便停車,卻將車輛停到綠化帶上。這不文明的一幕,在一些路段上演,本報也多次報道。
在洞山中路鐵路新村部分路段,緊鄰人行道一側的地面上,有不少綠地。但一些車輛卻停在綠地內,碾軋茵茵青草。7月8日,在洞山中路北側的鐵路新村公交站附近,記者看到,一些綠化帶被碾軋成了光禿禿的泥巴地,地面還留著一道道車輪印。車輛碾軋后,將泥土帶到路面上,人行路面變得臟兮兮的。在綠化帶旁的空地上,記者看到,有市民竟然還裝上了停車鎖。
在繁華商業街區的龍湖路,有關部門為了給駕車市民提供停車之便,在道路綠化帶上修建了一些停車場地。不過,記者看到有一些車輛停放“過頭”,將綠化植物軋在車下。記者看到,為保護栽植的綠化植物,相關部門在綠化帶周圍采取了鐵絲網等防護措施,但鐵絲網卻被停放車輛擠撞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