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市民們走在洞山中路、人民北路等主要干道上時,總會感覺到樹上正在掉落細小的物體,一不小心便“遭了罪”,而這在有風的天氣下更加嚴重,此時宛如下起了“毛毛雨”。原來,這是行道樹梧桐飄起了飛絮,醫生提醒過敏癥患者應盡量避免接觸。
4月9日上午,記者在洞山中路上看到,行道樹法梧不時掉落下許多飛絮,隨著陣陣風兒刮過,掉落的飛絮更多,不時有途經的市民停下來用手揉眼睛或是使勁眨眼睛。在路面上以及道路邊的綠化帶內,記者看到已經積聚了大量絮狀物。在路上,一些騎車人戴上了口罩和墨鏡,以此來防止飛絮對面部的侵擾。在洞山西路的龍泉小區、鐵三處生活區等居民小區內,也種了不少法梧,這陣子小區內也飄起了飛絮。
記者從市園林部門了解到,法梧的飛絮有的來自果球的絨毛,還有一部分是其新葉幼時密生的星狀柔毛,這些柔毛會逐漸脫落。除洞山中路外,淮舜路、人民北路等主要干道也都是以法梧作為行道樹,至5月底,飛絮現象可漸止。
飛絮的存在,給市民們的出行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醫生介紹稱,近期是飛絮和花粉四散的高峰時間,人的口、眼、鼻等處的黏膜能力較弱,粘上后往往會發癢難受,如果用手去揉,手上的病菌便有可能侵入,所以最好是用手帕來擦拭。而對于一些敏感體質的市民來說,飛絮容易引起鼻塞、鼻癢、咳嗽和皮膚過敏等癥狀,甚至會導致哮喘發作等不良反應。因此,過敏癥患者最好減少外出。如果需要外出,則應盡量戴口罩,以減少飛絮的侵入。
(記者 吳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