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國睡眠指數報告稱:我市排名第8
為喚起全民對睡眠重要性的認識,2001年,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主辦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計劃發起了一項全球性的活動,將每年初春的第一天——3月21日定為“世界睡眠日”。今年我國的主題是“關注睡眠,關愛心臟——生態好睡眠,擁抱正能量”。而據國內調查機構推出的一份最新中國睡眠指數報告中稱,對全國20個城市人群午睡時間調查,其中我市位列第八,平均每天午睡50.3分鐘,遠超南京的37.2分鐘。
這份報告稱,全國僅29%的年輕人和午睡27.7%的中年人有午睡習慣,并對國內20個城市人群的午睡時間進行了排序,其中天津人平均每天午睡時間最長,為53.9分鐘,緊隨其后的是南昌市和齊齊哈爾市,午睡時間最短的3個城市依次為:成都、南京和沈陽,分別在36至40分鐘之間。一些生活節奏較快的一線城市,其午睡時長也很高,比如上海、北京等地均在50分鐘以上。
不過,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很多市民看到這份數據后,紛紛感慨自己的午睡情況拖了后腿,有的表示現實條件不允許午睡。記者隨機對十多位市民進行了午睡情況調查。其中,約七成市民表示沒有午睡的習慣,且大多是年輕人。沒地方睡,沒時間睡,是導致午睡“失眠”的主要因素之一。家住洞山地區的韓玉潔告訴記者,自己和丈夫都是上班族,每天卡著點上下班,還要買菜做飯,接送孩子,等一切都辦妥以后,也就到了上班點。她每次到單位只能將就著趴在辦公室桌子上瞇一會。而在一家大型企業供職的薛勁松則表示,由于家住的比較遠,自己在單位吃過食堂后就到辦公室里躺會沙發,一旦有業務還要繼續加班,午睡對于自己來說就是奢望。
對于一些想睡卻沒有條件的市民來說,掌握一些午睡小技巧,卻有不少益處。在午飯時不要吃得太飽,午睡前可適當喝點溫水,選擇安靜避光的地方入睡,睡前心情放松。但趴桌午睡容易壓迫眼部、臉部和臂部的神經,并影響血液循環。如果沒有更適合的地方睡眠,可以背靠座椅午睡,最好用凳子把腳部抬起來,更易入睡。
(記者 李舒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