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管部門表示:摩的危害甚多,市民少坐為妙
“從安成鋪到橋北,起步價10塊,這才幾公里的路程,‘摩的’收費比出租車還貴……”8月26日,市民單先生致電本報熱線反映,現階段淮河大橋因施工限行,給“摩的”帶來了“商機”,不少“摩的”蜂擁而至,從安成鋪到橋北,“摩的”起步價10塊,比出租車價格還貴。
大橋限行,為“摩的”司機帶來“商機”
當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安成鋪的公交車換乘站,在換乘站門前,不少“摩的”司機聚集,見到有人從公交車下來,這些“摩的”司機便在換乘站的站內站外來回穿梭,詢問行人是否搭車。記者在一旁觀察發現,很多乘客在與“摩的”司機討價還價之后上了“摩的”,價格大多在十幾元。
目前,淮河大橋正在緊張施工中,因施工占據了一半橋面道路,大橋只得施行限行,大橋南北兩端增派交通指揮人員,每隔一段時間放行車輛,在沒放行時,車輛只得排隊在橋頭等待。記者在現場觀察發現,這一限行規定,只針對汽車,摩托車不在限行之列,可以自由暢行,這樣一來,這些運送行人的“摩的”便有了可乘之機,不愿意等待或者急著出行的人,可以搭乘“摩的”,可以比乘坐出租車或公交車更快地往返于安成鋪和平圩之間。
起步價10元,“摩的”收費高過出租車
記者找來一名“摩的”司機問價,這位司機告訴記者,從安成鋪到橋北,起步價10塊,如果路程遠些,去一些鄉鎮,價格更高。記者以出租車起步價5元為由還價,這位“摩的”駕駛員說,10塊錢已經是老價錢了,不能降價,“別說你到橋北頭,就是你到橋上,只要上車價格就是10塊,你坐誰的車都一樣價”,這名“摩的”司機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穿行于車流中的摩托車往來頻繁。據記者觀察,往來的“摩的”達十幾輛之多,一些“摩的”司機為往返快捷,不愿將乘客送至更遠的地方,往返的范圍也僅限于淮河大橋兩端區域,從橋北到安成鋪,距離大約五公里左右,騎摩托車不到半小時可以往返一次。為了能夠多掙錢,這些“摩的”一般都會搭載兩名乘客。在這些“摩的”中,車輛有新有舊、還有的無牌照,個別司機為了搶先還冒險穿行于緩慢運行的車流之中,著實讓人覺得危險。
“摩的”危害甚多 市民少坐為妙
記者咨詢了淮南市公路運輸管理處法規科相關負責人,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從事道路運輸,必須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第六十四條規定,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的,由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運營;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據記者了解,“摩的”多數無牌照、無手續。很多駕駛員是流動人員或無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搶行、逆向行駛、隨意停車,不但擾亂交通秩序,導致交通事故,而且“摩的”安全性能還不符合安全技術要求。很多車主私自改裝摩托車,有的改變檔位、安裝大車輪提高轉速;有的更換發動機增加馬力;更有甚者,使用報廢車非法營運。同時,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后,“摩的”基本上沒有賠償能力。從事非法營運的“摩的”大部分是下崗職工、城郊農民和一些流動人口,他們沒有固定的職業和收入,一些駕駛者在肇事后都會棄車逃跑,即使不逃走,這些人也沒有承擔傷者醫療費用的經濟能力。為此,早報熱線呼吁有關部門能夠加大管理力度,同時也提醒廣大市民,“摩的”危害甚多,還是少坐為妙。
(記者 顧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