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按國標使用添加劑無危害,過量食用會損傷胃黏膜
“網上說了,一根雪糕有十幾種添加劑,還能吃嗎?”市民陳女士有點擔心。近日,一些細心的市民發現,不少冷飲的食品添加劑悄然增多了起來,少至幾種,多至十幾種,這會不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呢?記者帶著這樣的疑問,對冷飲市場進行了走訪調查。
記者來到一家冷飲批發市場,發現大部分的冷飲除了必要的配料如白砂糖、植物油、全脂奶粉、奶油之外,還摻入了不少添加劑。記者拿起一個品牌的紅豆沙雪糕,一看其中的配料成分,就有十來種,有單、雙、三甘油脂肪酸酯、卡拉膠、海藻酸鈉、瓜爾膠、槐豆膠、胭脂紅、食用香精等等。記者看到一個品牌的冰磚含有吐溫80,該添加劑作為乳化劑的一種,多用于冰激凌,食用過多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
據悉,食品添加劑是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雪糕中食品添加劑的數量少則三四種,多則十幾種。雪糕中的添加劑主要起增稠、定型、調味作用。專家表示,沒有添加劑,雪糕的質地就沒法均勻,凍出來的狀態就會像大冰塊一樣硬且難吃,還非常容易化成水。從安全性來說,增稠劑、乳化劑和酸味劑都相當安全,它們大多是天然食品中的正常成分。香精和色素則絕大部分是化工合成產品。
據了解,今年5月13日國家衛生部公示了關于發布《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等4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公告(衛生部公告2011年第12號)。其中在《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11)里,要求“修改食品添加劑的標示方式”,所有食品中的添加劑成分,都必須毫無保留地標示在外包裝上,不能用甜味劑、增稠劑、增味劑之類字樣來標示”。于是,今夏許多以前“隱姓埋名”的添加劑都出現在雪糕配料表的名單上。
按國家標準使用添加劑的冷飲對人體無害,但由于雪糕是高熱、高脂肪的涼性食品,吃多了會引起腸胃不適。不過記者調查發現,大部分消費者都對添加劑并沒有給予適當的關注。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從前一直沒注意,可是一知道冷飲里有這么多的添加劑,真的嚇了一大跳,同時也非常的擔心。
市衛生局的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咽喉炎等病癥的人群應盡量不要食用雪糕。過量地食用雪糕等冷飲會損傷胃黏膜,引起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時間久了易患胃病。購買雪糕的時候應該注意查看產品包裝上的標簽標識是否齊全,產品包裝上應注明生產企業的名稱和地址、產品名稱配料表(食品添加劑中的甜味劑、防腐劑和著色劑應標明具體名稱)、凈含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貯藏條件、產品標準號。
(記者 楊濤 實習生 許麗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