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您的文明之舉,您是城市文明的榜樣,是您的親屬之驕傲。我們應該向您學習,望發揚光大”
古稀老人自制“好人卡”送好人

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情形嗎?某路公交車上,一位70多歲的老大爺慢慢地上了車,滿是乘客的公交車上已經沒有了空座位,這時一個十多歲的小姑娘趕緊站起來給老人讓了座。老人坐下之后從口袋里拿出一張“好人卡”送給小姑娘,對她的文明行為表示感謝和贊揚。小姑娘驚奇之余高興地把“好人卡”揣進了口袋……這不是在拍電視,也不是設計的場景,而是在我們身邊出現的真實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77歲的老人,淮南市二十一中學的退休教師楊輝。
5月29日,記者采訪到了楊輝,他首先向記者展示了這張“好人卡”,老人還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做“健康文明贈卡”,這張卡片是由楊老親自設計并自費印制的,只見“健康文明贈卡”上寫著“謝謝您的文明之舉,您是城市文明的榜樣,是您的親屬之驕傲。我們應向您學習,望發揚光大。”而下方是老人精心選擇的與健康、快樂相關的各種小知識,目的是希望對方健康幸福,所有的感激與回報之情都濃縮在了這樣一張小小的卡片上了。楊輝老人告訴記者,設計這樣一張“好人卡”的初衷很簡單,現代社會好心人越來越多了,每當老人乘坐公交車時,就會有人讓座;每當老人過馬路時,也會有人攙扶;每當行人問路時,也會有熱情的市民為其指路……看到這些好心人在做好事時,他就希望這些好心人能夠感受到被幫助人的感謝之情,如果幫助別人的人們都能夠得到這樣一張“好人卡”的話,他們就會有更大的動力繼續做好事、做善事,他們在獲得成就感和肯定感的同時也會去感染別人。這樣就會有更多的人參與到做好事的隊伍中去,這樣,社會就能夠越變越好,越變越美!
對于這些“好人卡”,楊老不但自己用,還把它們分發給了身邊的朋友、鄰居和親戚,希望他們遇到做好事的人時都能夠將其贈出。“一般來說,大家的反應都是很高興的,通常都會說聲謝謝,然后開心地裝起來。”老人表示,這說明人們對于付出得到的回報還是很重視的。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對此感到高興,也希望所有市民都能夠為身邊的人做點好事。
圖為楊輝老人手持“好人卡”表達對好心人的祝愿。
(記者 付莉榮 實習生 左琴琴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