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留守兒童 保障教育經費 資助困難學生 確保校舍安全
淮南42項民生工程 教育占4席
留守兒童,他們心中的寂寞時刻我們可以想象得到:當看到別的孩子有父母做伴其樂融融、當感到無助或困惑、當為了一道教學題或者一個詞語犯難……
留守兒童,他們心中的溫暖時刻我們也可以找到充分的例證:在大通區孔店中學,每位留守兒童都有一位指定的幫扶教師、都建立了心理成長檔案、每周接受一次心理訪談、每周與父母通一次親情電話、每月接受一次心理輔導講座、每學期參加一次評比表彰;在八公山區孔集小學,老師們清楚了解每位留守兒童的特點、托管人及父母信息,此外,還組織開展“愛心媽媽”、“手拉手、結對子”幫扶活動,讓留守兒童在學校得到更多的關愛;還有一些學校為留守兒童組織演講比賽、讀書比賽、卡拉OK比賽、體育比賽等形式多樣的活動……
記者從淮南市教育局了解到,2010年,淮南市一共有19322名留守兒童享受到了農村留守兒童之家的溫暖。2011年,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項目再度列為淮南市的42項民生工程之一,計劃在全市農村學校建設154個留守兒童之家。此外,在今年淮南市將實施的42項民生工程中,涉及教育的民生工程還包括落實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政策、調整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項目政策和校舍安全工程。
留守兒童之家 溫暖留守兒童
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對改善農村留守兒童課外活動條件、促進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相結合、為農村留守兒童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去年三、四月間,淮南市結合各中小學校的實際情況,加大對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的投入,全市教育部門累計投入資金50多萬元,為留守兒童之家添置了音響、功放、DVD、桌椅等設施設備。各建設留守兒童之家項目的學校全部設立了留守兒童之家專用教室,懸掛“留守兒童之家”標牌,建立各項規章制度,配備了圖書、報紙、棋類、球類、小藥箱、針線包等生活必備物品,為留守兒童提供了學習和娛樂的物質條件。
今年,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將根據留守兒童分布和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在全市農村學校建設154個留守兒童之家,按照每個農村留守兒童之家不低于3000元額度進行配套建設,配置電話、電視機、音響、書籍等設施。
與此同時,在關愛留守兒童方面,還要發揮學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創新工作方法,扎實開展留守兒童關愛工作,營造有利于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濃厚氛圍。
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不差錢”
淮南市的初中學生和小學生,上學不收學雜費,這早已不是新聞,城鄉義務教育的經費,由國家按核定的學生人數撥付給學校。按照教育民生工程的計劃,今年在淮南市,政府撥付給城市小學和初中的教育經費,均高于安徽省統一標準。去年,淮南市撥付到校的城鄉義務教育階段經費超過11000萬元,占全年預算的107.1%,惠及中小學生24.6萬人。
特殊教育學校學生、農村初中、農村小學家庭貧困的住校生,由國家發放生活補貼,特殊教育學校學生、農村初中學生每天補4元,農村小學學生每天補3元,一年按250天計算。
國家發放城市低保家庭學生教科書補助,小學每人每年90元,初中每人每年180元。
目前,淮南市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只能收作業本費、經省物價和財政部門批準的招生考試費、自愿入伙的伙食費。淮南市城市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收費有四項:一是按《安徽省中小學教學用書征訂目錄》訂購的教科書費;二是作業本費;三是住校生住宿費;四是經省價格、財政部門批準的招生考試費,其余費用一律不準收取。
特殊教育學校、農村初中、農村小學學生的教科書不收錢,國家免費提供。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資助有保障
按照今年的教育民生工程計劃,普通高中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其助學金資助人數約占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總數的20%。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平均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1500元,用于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費用開支。
在中等職業學校,國家助學金資助所有全日制正式學籍的在校農村學生(含縣鎮學生)和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1500元,資助期限為兩年,第三年實行學生工學結合、頂崗實習。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免學費政策是,從2009年起,國家對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在校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免除學費。從2010年秋季開始,國家進一步提高高校國家助學金資助水平,由平均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3000元。今年將繼續按照此政策實施。
校舍安全 至關重要
校舍安全事關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把中小學校舍安全作為一項民生工程,其重要性自然無需多言。2011年校舍安全工程的目標任務是:全市加固改造和重建校舍533042平方米,其中校舍加固面積487708平方米,重建校舍面積45334平方米。
(記者 顧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