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柏雪)新型熱像體溫檢測儀設置于出站閘機口,每位旅客無需停步,在快速通過閘機的同時就能被檢測體溫;寬敞的出站大廳被分隔成了省內、省外兩條通道,通道兩旁豎立了多塊安康碼和行程碼的標識牌,方便出站旅客進行掃描;由綜管中心、交通、交警、城管等組成的疫情防控檢測值守人員守在各個卡點,對出站旅客進行疫情防控查驗和疏導;出站大廳和核酸檢測通道上每隔一米就會有一處醒目的“一米間隔線”,前來做核酸檢測的省外旅客分散而有序地排隊等候;6名衛生防疫人員分為兩個采樣小組,加快了核酸采樣的速度,大大減少了旅客的等待時間。1月28日下午,壽縣高鐵站出站大廳內,返淮旅客正有序持綠碼出站、進行核酸采樣。
當日下午1時40分,正值該站返鄉人流密集出站時段。在現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看到,雖然出站旅客眾多,可由于防控措施給力,加上值守人員緊密配合,整個出站大廳秩序井然。從閘機出來后,旅客們會被值守人員分流至兩個通道,從省內回來的旅客在只需掃描安康碼和行程碼,憑綠碼就能從省內通道快速出站;而從省外回來的旅客則需出示二碼和48小時核酸證明,未提供核酸證明的則會被引導至一旁的免費核酸檢測點進行核酸采樣與檢測。“春運以來,途經我們站的高鐵有50多班,每天大約有2000多名返鄉人員會從這里出站,并接受站內檢測點疫情防控檢查。”采訪中,壽縣高鐵站綜管中心副主任徐海軍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壽縣和鳳臺縣都是勞務輸出大縣,每年臨近春節,大批在江浙滬打工的人員都會陸續返鄉。而壽縣高鐵站因地理位置特殊,不僅離壽縣縣城近,離謝家集、八公山和鳳臺也不遠,相較于淮南南站和鳳臺南站,這幾個地方的返鄉人員更愿意從該站下車,所以春運以來該站返鄉客流不斷增加。
徐海軍稱,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綜管中心根據站內列車時刻和開關站時間,每天安排不低于9名工作人員(客流大班每班11名工作人員),在出入口設立疫情防控檢疫檢測點,對所有進出站旅客進行體溫檢測、二碼聯查(健康碼、行程碼)、檢查佩戴口罩,疏導旅客有序排隊保持一米安全距離、中高風險來(返)淮人員走專用通道、省外來(回)壽人員進行檢查48小時核酸證明和核酸檢測等工作,并做好健康管理登記與報告。嚴把出入關,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確保旅客健康安全出行。
“現在正是返鄉高峰期,我們每天的核酸采樣達到了900多人次,相較于之前增加了不少。”正在壽縣高鐵站免費核酸檢測點值守的八公山鄉衛生院副院長宋偉忠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自從去年11月份壽縣高鐵站核酸檢測點設立后,該院每天都會派出6名醫護人員值守在檢測點內。大約值守一個月后,其他鄉衛生院也加入到了檢測點當中,開始輪流值守。
“在早晨7時30分第一趟高鐵到來前,我們醫護人員就要到崗做好準備,等晚10時2分最后一班高鐵旅客全部采樣完后,我們把樣本送到縣醫院檢測,再到回家時基本都是凌晨零點之后了!”采訪中宋偉忠稱,他們衛生院因為離得近晚上還能回家,有些較遠的鄉衛生院為了值守人員安全考慮,只能在高鐵站附近開了賓館提供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