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廣闊
母親是我讀高中的時候開始養花的,記得有一年我回家過暑假,原本空著的院子一角多了七、八盆花。以后每個假期回家,花盆數和花的品種都在增加,有些花植株太大,就會被移栽到地上。
母親養花的原因,我是知道的。近幾年,父母越來越清閑,感覺有點無所適從,正好鄰居送了一盆很好看的花給母親,母親就動了養花的心思。畢竟,人都是要有精神寄托的。
花都不名貴,艷麗的大麗花、各種顏色的鳳仙花、常見的雞冠花、一開一大串的日日紅……這些花也不是母親買來的,多數都是左鄰右舍同樣愛花的人分享的。
母親養花不急不躁,不怕麻煩。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去檢查她的花,拿起噴壺澆水,用小鏟子松土,哪盆花有葉子變黃了,就用手掐掉黃葉。人勤地不懶,種莊稼是這樣,養花也是如此,母親養的每種花,長得都十分精神,賞心又悅目。父親開始并不贊同母親養花,說就是看一看,又不能吃不能喝,還要花很多時間打理。后來,他慢慢被熏陶,也主動幫忙。
母親對自己養的花很用心,卻不吝嗇。有左鄰右舍、親戚朋友來串門,哪怕只是無意中贊嘆一句這花好看,母親就會或剪枝或拿出種子,讓人家帶走,就像當初左鄰右舍送花給她一樣,母親享受這種分享的喜悅。
母親養花,也有遭遇“滑鐵盧”的時候。那年初冬,天氣一直不太冷,母親就沒有把花一盆盆往屋里搬,結果有天晚上大降溫,一些不耐寒的花直接被凍死了。母親心疼不已,特意打電話給我,我自然是好聲安慰:“畢竟還有一些不怕凍的花,而且,你得到了經驗,還可以重新開始種。”吸取教訓的母親,重新開始種花,并且不時向有經驗的人討教,總結出自己的經驗,不出兩年,院子一角又開始花團錦簇了。
養花養得久了,母親總結出很多人生經驗,經常拿來教育正上學的外孫:“學習就像養花,你要上心,但不能著急,看著哪門功課不好,就多花點心思,多請教,多總結,慢慢就趕上來了。”
其實何止是養花、學習,做任何事情,不都該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