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更迭,海闊天空,作為一名書癡,最享受的事情便是閑暇時烹茶讀書,捧一手陽光,是如此的溫暖自在。“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便是如此意境。
五六歲的時候,我就發現自己對方塊字的喜愛,雖然那時候還不認得幾個字,但是每當我凝視這神奇的一筆一畫時,就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母親很高興,經常會給我買幾本圖畫書,她總是不厭其煩地教我:“這是大小的‘大’字,這是天地的‘天’字。”我的記憶力很好,很快就認識了很多漢字。我真正被書籍所震撼是在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那時我被寄養在叔叔家里,叔叔是警察,有一本厚厚的、破舊的《福爾摩斯探案集》,我如獲至寶似的開始了閱讀。那是暑假期間,我每天下午都站在窗臺邊閱讀,手邊備上新華字典,遇到生僻的字就查一查,我很快就囫圇吞棗般地閱讀完了。
那次快速的閱讀,深深地影響了我。《福爾摩斯探案集》向我打開了文學世界的大門,它讓我看到更為廣闊的世界,更為復雜的人性,讓我看到了智慧、善良與美的力量。我像是尋到了人間的世外桃源,充滿了某種莫名的驚喜。我開始要求父母給我買各種文學書籍,他們很高興,為我購買了很多適合兒童看的文學書籍。
于是,剛念小學的我看《雷鋒的故事》,會心痛落淚,整整幾天都走不出書本的世界;我看《秘密的花園》,跟著小主人公在花園里探險,一起尋找遺失已久的母愛,也被大自然的魅力深深吸引;我也看作文輔導書籍,每當學會一個寫作方法,我就迫不及待地嘗試自己寫文章。我的作文成績一直穩居全班前三名,讓我這個組織委員很風光、很自豪。每當同學們問我寫作的法寶是什么?我就高興地說:“當然是多讀書啊,書籍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把書籍當成我的老朋友一樣,我不能說我讀懂了每一本書,但是至少我認真地親近了每一本書。我用書籍澄澈自己的心靈,去認真地參悟每一本書中的內涵與真理。
宋代詩人錢惟演說:“平生惟好讀書,坐則讀經史,臥則讀小說,上廁則閱小辭,蓋未嘗頃刻釋卷也。”癡迷讀書的人往往會覺得時間不夠用,把紛繁復雜的社交一減再減,為的就是空出更多悠閑的時光來讀書。真正愛讀書的人,把閱讀當成一種情趣、一種熏陶、一種交流。母親也是愛讀書的人,她本身是個企業家,工作忙碌,但是她每天五點就起床,堅持閱讀兩個小時,晚上也會堅持聽書。
做了母親后的我,發現自己熱愛讀書的愛好也深深地影響了孩子。每當孩子看我認真讀書的時候,他也會拿來一本兒童圖書假裝閱讀。他剛剛五歲,認識的字很少,但是孩子受到了大人的熏陶,一定會慢慢地熱愛學習、熱愛閱讀。雖然如今電子媒體盛行,但我還是喜歡紙質書籍,這一頁頁的紙,承載著知識的厚重,滲透著心靈的感悟。
余生不長,唯愿閱讀常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