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是指雕刻和打磨。
《荀子》有云:“人之于文學也,猶玉之于琢磨也。”好的文字,往往是反復琢磨得出的。同樣,出類拔萃的人生,也常常是在生活中不斷修煉、打磨出來的。被生活打磨過仍脫穎而出的人,會擁有不同凡俗的精氣神。
韓愈曰:“行成于思,毀于隨。”成功需要不斷地思考和琢磨,不僅僅是把前人的知識裝進腦子里,更重要的是善于反芻,凡事多問一個為什么。科學家伽利略提出“自由落體定律”,就是敢于質疑、用心琢磨的結果。一個善于琢磨的人,為了做好要做的事,會自覺地將良好的習慣轉化為個人的需要和準則,并用來支配自己的行動,融入創造性的工作之中。
光有琢磨之心是不夠的,還得看有什么樣的心靈走向。有一種人,只琢磨事,不琢磨人;有一種人,光琢磨人,不琢磨事。
有這樣一個故事:兩個職場新人同時進入公司,都做銷售工作。一個少說多做,從走上工作崗位之日起,便極盡所能收集資料,和客戶溝通,和同事交流銷售經驗;另一個則顯得八面玲瓏,到處巴結吹捧,就是不干實事。一年后,前者擔當重任,后者原地踏步。人事經理提醒后者:“職場新人需要的是多琢磨事,少琢磨人。”
總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琢磨人上面,這樣的人,往往不會腳踏實地、專心致志地工作,總想著投機取巧,走“終南捷徑”。這些愛琢磨人的人,在琢磨事的人的眼里會被認定為心術不正,并敬而遠之。
愛琢磨,要用在正道上。很多時候,親情和愛情是需要多琢磨的。它們不只適合藏在心里,更需要適時表達。如何表達?這就需要多花點心思和時間去琢磨。比如,家人上班前溫柔地叮嚀幾句,下班回家后來一聲問候或一個擁抱……細小的暖心舉動便可增加愛的濃度。
人生知己不易,站在他人的角度反觀自己,更容易看出自己的短板,從而揚長避短。遇事善于琢磨,能在前進的道路上不斷地修正自己,取得領先的成效。
正派善良的人,愛琢磨事;心術不正的人,愛琢磨人。愛琢磨事的人,是明智的人,會腳踏實地地進步;愛琢磨人的人,看似事半功倍,實則一不留神可能會斷送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