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孫鴻)12月24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根據國家、省、市有關文件規定,經市政府同意,淮南市發改委、市教體局、市財政局聯合印發了《關于明確中小學課后服務性收費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我市中小學課后服務性收費項目和標準。
課后服務活動實施范圍
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開展課后服務活動主要包括:指導學生完成作業、自主閱讀,組織開展體育、藝術、科普活動、勞動實踐以及娛樂游戲、拓展訓練、社團及興趣小組活動、觀看適宜兒童的影片等,課后服務時間不開展集體教學,不上新課、補課和考試訓練。
課后服務分為“基礎托管”和“特色課程”兩種模式,“基礎托管”由本校教職工參與,學校結合實際情況開展作業輔導、課外閱讀和文體活動等。“特色課程”著重開展藝術、體育、科普等活動課程。課后服務是學校主動實施、社會積極參與、家長學生自愿接受的公益性、普惠性服務行為。
課后服務性收費標準
根據公益普惠、成本補償和非營利性原則,綜合考慮開展課后服務的形式、時間和成本等因素,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后服務性收費標準為:“基礎托管”按照不高于1.80元/課時.生收取(每生每學期不超過360元),“特色課程”按照不高于3.00元/課時.生收取(每生每學期不超過600元)。
課后服務性收費管理
嚴格規范收費行為。認真落實課后服務由學生和家長自愿選擇的要求,嚴禁強制或變相強制提供服務并收費。課后服務費原則上按學期收取,不得跨學期預收。退費應按未服務的實際天數據實退還所繳費用。對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進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等第三方專業力量參與課后服務的,不得收費;嚴格執行收費公示制度。中小學校要嚴格執行教育收費公示制度,將課后服務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及收費依據等列入公示范圍,通過學習公示欄、公示牌等方式進行公示,主動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監督;嚴格加強收費監管。縣(區)發改委、教體局(教育局)、財政局等部門要加強聯動,組織開展中小學課后服務收費監督檢查,堅決禁止學校擅自提高收費標準、強制或變相強制收費、變相有償補課等各種以課后服務名義亂收費行為,對違反規定的要嚴肅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