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黃色的小花盛開在灰磚墻上,像藏著無限能量的小太陽。灰墻下種著一溜兒辣椒,紅辣椒綠辣椒沉甸甸地掛在枝上,紅的喜氣,綠的安靜。這是一個總沉默不語的老人種的。灰磚墻的院子是老人的家,老人常常坐在門口,清瘦的面龐若有所思,陪伴他的是一只胖乎乎的雪白的小狗。
每次遛彎時路過這里,我莫名地會覺得溫暖和舒暢。這個沉默寡言的老人,雖然人至暮年,雖然孤孤單單,但能感受到他依舊是一個在努力生活的人。看看他種的小花和辣椒就知道了,還有那只小狗,他照顧得那么好,干干凈凈的,十分討人喜歡。而他自己也相當(dāng)講究,衣衫簡潔平整而得體,沒有年老者的隨便邋遢。
見到老人,覺得親切,還有另一個緣由,因?yàn)槲易约阂彩且粋沉默寡言的人。
開始寫文章后,我似乎更不太擅長口頭表達(dá)了。尤其在會議這樣的場合,只想去聽。不過,這也有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的因素,本身就不是口才好得滔滔不絕的人。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走過一程程歲月,更樂意多去認(rèn)真傾聽。
言多必失,少說多做。這亦是很多人慢慢在人世歷練出來的生存智慧吧。話多者未必就不好,話少者也未必不好,凡事都有兩面性,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發(fā)展的路,都能活得很明媚。植物從來都是靜默的,但我們常常會為那蓬勃的生命力而感動不已。每一個努力生長的生命都會打動溫柔明亮的心靈。
原來只知道寫小說的村上春樹每天都堅(jiān)持跑步,很令人佩服。看了他的一篇隨筆后,才知道他也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接電話對他來說是苦差一樁,在派對上跟別人交談也是弱項(xiàng),回答采訪同樣令他心力交瘁,甚至連回封郵件都覺得疲憊不堪。讓他跟人家做交談和書信往來之類的工作,他一律回絕。他喜歡獨(dú)自一人看看書,聽聽音樂,去外邊逛逛,跟貓兒玩玩。
這樣的村上春樹,讓不喜歡說話的人覺得很親近。我很多時候也有這樣的煩惱。最喜歡一個人靜靜地看看書,做做飯,哪怕站在陽光里看看周邊的風(fēng)景也好。
村上春樹說,像他這樣沉默寡言的人生,也有一段例外的時期。從24歲到32歲,有7年半的時間,他靠服務(wù)業(yè)維持生計(jì)。由于他不愿進(jìn)公司工作,便借錢開了一家店,放放爵士樂唱片,搞搞現(xiàn)場演奏會。
盡管在別人眼里他這樣子根本干不來這種活計(jì),但村上春樹“想到是為了生活,呃,也就玩命對付下來了”。這樣努力生活的村上春樹真是幽默,可愛可敬。
后來,早已從事小說創(chuàng)作的村上春樹回憶當(dāng)年的自己,這樣說,當(dāng)年的確曾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和藹待人,這份感觸至今仍牢牢地留在他心里。盡管當(dāng)時看來并沒有起什么作用,他卻覺得,正是關(guān)于那份感觸的記憶堅(jiān)實(shí)地支撐著現(xiàn)在的他。那就像一種社會訓(xùn)練。
天生不喜歡說話的人,似乎在社會上更不好立足。好在,上天不會虧待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人。你看,灰磚墻上的小花多嬌媚,墻下的辣椒多紅火。就像村上春樹所說,不愛說話的人啊,請努力生活。我也在背后無言地聲援你。(耿艷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