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淮南國國王劉安,帶領以“八公”等著名的三千人門客,在被人們稱為“四瀆”之一淮河邊上的淝陵山(今八公山)煉丹求仙,著書立說,創造“牢籠天地,博極古今”的千古奇書——《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自然《淮南子》這部典籍就會有許多與淮河有解不開的淵源關系!痘茨献印分芯烤褂卸嗌訇P聯淮河文化的記載,又是如何描述和記載的呢?
《淮南子》中直接論及淮河、對淮河文化解讀的有:淮、淮水、淮南等詞匯。
《淮南子·地形訓》是作為繼《尚書·禹貢》《山海經》之后研究古代中國地理的重要文獻。其中,兩次記載了“淮河”,闡釋了淮河的最早名稱及其發源地。第一次是:“何謂六水?曰河水、赤水、遼水、黑水、江水、淮水!被春邮翘煜伦钪牧鶙l河之一。這是對最早記載“四瀆”文獻《禮記·王制》的延伸描述!抖Y記·王制》說:“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边@是“四瀆”為何?《爾雅·釋水》:“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長江、黃河、淮河、濟水是四條有著獨立源頭,直接注入大海的河流!妒酚洝ひ蟊炯o》進一步記載:“東為江,北為濟,西為河,南為淮,四瀆已修,萬民乃有居!眲驳摹兜匦斡枴钒l展了“四瀆”,增為“六水”,保留了“四瀆”中的江、河、淮,去掉了濟水,加上了赤、遼、黑三條河流。第二次是:“江出岷山,東流絕漢入海,左還北流,至于開母之北,右還東流,至于東極。河出積石;闯鐾┌厣健!睂﹂L江、黃河、淮河等河流的發源地進行闡釋,可能是囿于當時地理勘測的限制,對長江、黃河的源頭記載與今不同。對淮河發源于湖北和河南交界桐柏山的記載,和今天是完全一致的。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對“淮”的解釋,繼承了《淮南子》,并加以延伸:“淮,水。出南陽平氏桐柏大復山,東南入海。從水,隹聲!被矗莻形聲字,隹是聲符,水是意符,而這個聲符隹又讀為zhì,是短尾巴鳥的意思。于是,有人別裁說,淮最原始的意義:遠古時代,淮水邊棲息了密集的短尾巴鳥;鳥匯集的地方,必有茂密原始森林,地殼運動,森林被埋,歷經滄桑變成煤炭,煤炭開采,才有今天的淮南市。
《本經訓》《道應訓》等章節還記載了大禹治理淮河,以及淮河與其他江河的關系!侗窘浻枴份d:“舜之時,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龍門未開,呂梁未發,江、淮通流,四海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樹木。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辟伊闕,導廛澗,平通溝陸,流注東海,鴻水漏,九州干,萬民皆寧其性,是以稱堯舜以為圣!彼垂芾硖煜轮畷r,共工觸山,天下洪水泛濫,導致長江、淮河等連為一片汪洋,互相通流,經過大禹治水,劈山導淮,才致淮水安瀾,天下太平。
《道應訓》記載:“令尹子佩請飲莊王。莊王許諾。子佩疏揖,北面立于殿下。曰:‘昔者君王許之,今不果往。意者臣有罪乎?’莊王曰:‘吾聞子具于強臺。強臺者,南望料山,以臨方皇,左江而右淮,其樂忘死,若吾德薄之人,不可以當此樂也。恐留而不能反!边@是一個“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故事,楚莊王答應令尹子佩宴請,結果楚莊王爽約了,原因何在呢?因為備宴的“強臺”背靠料山,下臨方皇之水,南面長江,北面淮河,山水優美,楚莊王恐怕自己德薄,沉湎享樂,流連忘返,威脅到自己的政權。
《淮南子》中還有用淮河來進行比喻延伸、論說道理的!稓镎撚枴份d:“夫醉者俯入城門,以為七尺之閨也;超江、淮,以為尋常之溝也;酒濁其神也!焙茸砭频娜耍M入城門,以為是只有七尺高的小門,所以是俯下身子進去的,這時候即使是游水渡過長江、淮河,醉漢也認為不過一條小水溝而已,因為“酒老爺”當家,神志不清導致。
《修務訓》說:“若吾所謂無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術,循理而舉事,因資而立,權自然之勢,而曲故不得容者……若夫以火 井,以淮灌山,此用己而背自然,故謂之有為。”劉安認為的“無為”就是私念不進入公道、嗜欲不歪曲正道,按理行事、依資而用,順應自然,欺詐就沒有市場了……假如有人試圖用火烤干井水、把淮河水灌溉到山上,這就是憑主觀想象,胡作非為,違背自然規律的“有為”。
《淮南子》中與淮河文化有關的記載還有“淮南”紀年。”《天文訓》“淮南元年冬,太一在丙子,冬至甲午,立春丙子。”淮南元年就是淮南王劉安即位第一年——公元前164年(漢文帝十六年),當時劉安只有十六歲。
《淮南子》除了描述淮河,還記載了淮河支流及相關古代水利工程,最著名莫過于“芍陂”了。《人間訓》載:“孫叔敖決期思之水,而灌雩婁之野,莊王知其可以為令尹也!薄痘茨献印纷⑹瑁话愣颊J為“期思”就是芍陂或芍陂的組成部分,比世界文化遺產的都江堰還早200多年!痘茨献印穼π拊臁吧众椤睂O叔敖的記載和評價非常豐富,限于篇幅就不能一一展開了。
總而言之,作為“言道”又“言事”的《淮南子》,劉安對“淮河”情有獨鐘,既闡明了淮河的源頭、淮河的地位,又拿淮河來譬喻說理、作為紀年年號等“淮河文化”的元素,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方 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