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柏雪 通訊員 孫思奇)民以食為天,耕地是糧食生產的主要載體,更是農民賴以生存的“命根子”。耕地紅線是糧食安全的大壩,保護耕地就是保護糧食生產,保住老百姓的飯碗。然而,一些地方和個人受經濟利益驅動,無視耕地保護政策,占用農田,亂挖亂采,農田被毀到處是坑,作物種植和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農民望田興嘆,苦不堪言。
近日,我市鳳臺縣顧橋鎮臨淝村村民致電市長熱線反映,該村近期發現不明人員夜間挖掘村內部分農田取土,希望市長熱線幫助解決。接電后,市長熱線工作人員立即聯系鳳臺縣政府調查處理。縣政府第一時間通知顧橋鎮政府,當地政府組織公安、市容、國土等部門赴現場調查核實。調查發現臨淝村耕地被違法開采一事系西淝河堤線調整工程施工方所為,施工方在尚未取得合法取土手續的情況下,擅自到附近農田取土,造成部分耕地受損。調查組當日責令施工方停止非法取土行為,同時對涉事責任人立案調查。
對違法取土一事,縣政府高度重視,要求顧橋鎮政府密切關注,嚴肅調查處理,堅決遏制破壞耕地違法行為發生。同時顧橋鎮政黨委、政府組織公安、國土等部門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臨淝村耕地被非法取土一事,要求公安、國土依法嚴查嚴懲破壞耕地的現象并函告西淝河堤線調整工程管理處立即終止取土行為。當日,該管理處即向施工方下達停工通知,并處罰金,違法取土行為及時予以遏制。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挖田取土,破壞耕地,坑的是農民種植,斷的是自己口糧。耕地這塊“奶酪”,是大家的“命根子”,任何人絕不能想動就動。而守住命根子,重點是抓好日常監督。要強化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完善土地執法監管機制,落實部門監管職責,把日常監管的觸角延伸到田間地頭,打通土地執法監管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