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狗拴繩,是一種有素質的行為,會讓人對狗主人及其愛犬,持欣賞態度,而非厭惡
管好你的“汪” 看見愛與修養
養狗的人士越來越多了,走在小區、公園、綠地、馬路上的人,也越來越小心翼翼,因為一不小心就會走“狗屎運”,或者驀然之間,一只或多只,小型或大型的犬類在你面前出現,而且它們可能沒有被拴上狗繩。淮河早報為此做過多次報道,呼吁文明養狗。市文明辦為引導和規范市民的行為習慣,提高市民文明素養,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針對較為普遍的不文明現象,本著簡明通俗、具體實際的原則,將18個市民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人際交往等活動中應當遵守的行為規范納入其中,其中第十八條即“遛狗要牽繩,及時清理寵物糞便”成為養狗市民的一條準則。
從喜歡狗到厭惡
“我是一個喜歡小動物的人,原本家里也養過狗,后來因為工作忙,就沒再養了。可現在,開始討厭起養狗,特別是看到那些不文明的遛狗者。”市民金先生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金先生家住銀鷺萬樹城,小區里有不少養狗的人,每天他都會在小區里看到有人遛狗。可遛狗者很少有拴繩的,都是任由狗狗亂跑,隨地大小便,主人則視若無睹。“因為糞便不清除,我曾經踩到過幾次,向物業反映,物業稱沒什么好辦法,不可能一天24小時清理。”金先生最氣憤的是,有些狗隨意亂跑,看到人就沖上前,有的大型犬比小孩都高,沖到小孩面前,孩子嚇哭了,狗主人卻笑著說“沒事沒事,它不咬人。”這樣的態度,讓金先生對狗和養狗的人再無好感,甚至開始厭惡他們。
遇到養狗的繞著走
家住廣弘城的徐女士稱,剛入住小區時養狗的不多,小區環境挺好,后來慢慢的養狗的多了,小區里到處都是狗糞,尤其是小區南門的人行步道上,隨處都能看到狗糞,那里是居民出行的必經之路,每天看到,或者踩到狗糞,誰不堵心?而且小區里還有養大型犬的,站起來比一個成年人都高,主人由著狗狗到處跑。“有天晚上,回家路上,看見兩條大狗,高度超過一米,膘肥體壯,伸著舌頭,在我前面肆意繞圈奔跑,如入無人之境。我當時全身戒備,小步快走,又假裝泰然自若,免得那兩條狗注意到我。沒想到,最終還是沒逃掉,那兩條狗快速跑到跟前,伸著舌頭,這聞聞那嗅嗅,我當時就不敢動了,想著狗主人看見了還不趕緊把狗喚走。可真正欲哭無淚的是,過了十多秒鐘,這兩條狗快速跑走了,我才看見狗主人站在遠遠的地方。據鄰居們說,這兩條狗每天都會出來,他們看到都會繞著走。為此也向物業反映過,沒任何作用。
物業設法各種提示
遛狗不拴繩,糞便不清理,成為市民投訴養狗者的主要原因。為此,有些小區物業想出辦法,比如在小區樓道張貼養狗提示,在廣場內設置提示牌,在物業服務群里發送養狗須知,還有的小區物業專門設立寵物之家,擺放清理狗糞的塑料袋或者紙張,增強養狗者的公德意識。
“我們能做的只是提醒,真正還得養狗者自身素質的提升,面對小區內張貼的提示,不少養狗者不屑一顧。甚至有的養狗者說,又沒占你家地方拉屎,你操什么心,小區保潔員就是干這個的,你們不掃誰掃。所以,首先還得養狗人士要有公德心,要維護公共場所環境衛生,顧及別人的感受。”一位小區物業工作人員說。
針對養狗要求,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也向有關部門進行了了解,各地的養犬管理條例均明確規定:攜犬外出時應該束牽引繩,為大型犬帶嘴套,并應當避讓老、殘、幼、孕特殊人群。并且還有一系列罰款措施。但實際上,因為缺乏有效的監管,這樣的規定往往成為一紙空文,沒有得到有效實施。無證養狗,遛狗不拴繩的大有人在,傷人事件時有發生,但大多數并沒有受到相應處罰,那自然也沒有人在乎這些規定了。
文明養犬盡顯修養
遛狗拴上牽引繩,對狗主人和狗狗自身來說,都有很大的好處。首先盡可能消除了傷及他人的隱患,避免了由此帶來的麻煩和損失。畢竟萬一發生狗傷人事件,往往會引起激烈的沖突,兩敗俱傷。其次,遛狗拴繩,是一種有素質的行為,會讓人對狗主人及其愛犬,持欣賞態度,而不是厭惡。再次,遛狗拴繩,狗狗走失、被盜、被過往車輛撞傷撞死的現象也會大幅度減少。與其在發現狗狗丟失后心痛,到處張貼懸賞啟事,或者在狗狗意外受傷時呼天搶地,為何不盡早給狗系上一條安全繩呢?
可喜的是,隨著創城的持續深入,許多市民發現一大變化,就是馬路上系牽引繩的狗狗越來越多了,到處亂跑的越來越少了;狗糞越來越少了,隨時清理糞便的養狗人士越來越多了……系著繩子的狗狗,往往比那些散養的狗干凈漂亮得多,而它的主人,也更有修養有禮貌。
居住在恒大綠洲的一位養狗人士稱,她養狗已經十多年了,每次出門必須帶牽引繩和紙,隨時清理狗糞,也不會讓狗隨意亂跑。“狗是動物,它不會像人一樣思考,你不能說它不咬人就不咬人了,這是沒有辦法預見的,所以要提前預防。對于一些打著愛狗旗號,肆意遛狗的人來說,問題不在于狗,而在于狗主人自身。”
所以,呼吁養狗人士,如果真的愛狗,遛狗的時候,就請為它系上牽狗繩吧;遛狗的時候,請準備好隨時清理狗糞吧!(記者 王 玲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