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協2018年工作綜述
步履鏗鏘又一年,濃墨重彩寫華章。
2018年,是十五屆市政協的開局之年。一年來,政協淮南市委員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牢牢把握人民政協的性質定位,不斷強化自身建設,自覺踐行“三心兩進一流”工作理念,推動新一屆市政協工作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回眸這一年,攜手新時代,學習新思想,聚焦新目標,落實新部署,市政協各項工作無不鐫刻著服務大局、傾情為民、創新發展的責任和擔當。
學習新思想,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這一年,新一屆市政協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堅定維護核心,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確保政協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加強思想理論武裝。組織引導參加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學習貫徹中央及省市委重要會議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一年來,市政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18次,帶頭學思踐悟新思想、新黨章、新憲法、新章程,持續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
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揮市政協黨組的領導核心作用,認真執行中央和省市委關于政協工作的方針政策和重大部署,堅決維護、自覺服從市委的領導。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一年來,共向市委請示報告工作15次,重要問題、重要會議和重大活動及時向市委請示報告。市政協領導班子成員發揮“頭雁”效應,帶頭深入企業、鄉村、社區開展調查研究,帶頭密切與委員的交流聯系,認真落實脫貧攻堅、環保突出問題整改、文明城市創建、煙花爆竹禁放等包保責任,與市委、市政府同頻共振。
適應新形勢,全面加強自身建設
這一年,新一屆市政協以自身建設為切入點,加強制度建設,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創建一流政協機關,促進履職能力和工作質量大提升。
一年來,共制定出臺了“1+8”的制度文件。“1”就是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的意見》這個主文件,從政治建設、隊伍建設、能力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等五個方面提出了16項具體要求。“8”是制定了8個配套的工作制度,進一步健全了政協履職工作的制度體系,增強了委員的責任意識和主體意識。
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讓界別活起來,讓委員動起來,提升委員們的履職熱情。舉辦市政協全體委員培訓班、政協委員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班,舉辦“政協大講堂”,幫助委員熟悉政協工作,提升履職能力。搭建界別活動平臺。將市政協31個界別歸并為23個界別活動組,將7月份確定為“界別活動月”,各界別根據自身特點,開展了專題學習研討、調研視察、送醫藥、送文化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一年來,23個界別活動組共開展67次活動。
助推新發展,重點工作提質增效
這一年,新一屆市政協聚焦大事政治協商,緊盯難事民主監督,關注實事參政議政,精心組織4項重點民主協商活動和3項民主監督工作,不斷拓展文史工作新領域,打造特色工作品牌。
聚焦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組織資政協商。設置了11個調研課題,形成了11份調研報告,《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建議案》受到高度重視。
聚焦優化營商環境,組織專題協商。成立8個專題調研組,開展百戶企業大走訪、千份問卷調查活動,《百戶企業大走訪問題清單》和《關于優化我市營商環境的建議案》提出了大量真知灼見。聚焦養老產業發展,組織界別協商。通過現場調研、召開座談會、開展問卷調查、赴先進地區考察等方式,形成了1個綜合報告、14個專題報告和問題清單,提出8條意見建議。
聚焦主城區出行環境,組織對口協商。成立了6個專題調研組,分析了通道資源不足、毛細血管不暢、停車泊位短缺、執法管理薄弱、公交發展滯后5個方面原因,提出14條具體建議。
聚焦民生工程實施、聚焦脫貧攻堅、聚焦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市政協不斷豐富監督方式、拓展監督領域,推動實現民主監督常態化、規范化、實效化。
打造文史工作特色品牌。編輯出版《淮南子簡明讀本》,向市委、市政府報送了《關于推進“中國成語典故之城”建設的建議》,開展淮河文化研究,文史活動豐富多彩、有聲有色。
對標新要求,經常性工作守正出新
這一年,新一屆市政協在抓好協商議政和民主監督等重點工作的同時,積極推動經常性工作創新發展,不斷夯實工作基礎。
多黨合作愈發緊密。加強與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聯系,搭建參政議政的平臺,主動邀請他們參加各項調研視察活動,重視從黨派和團體中遴選重點提案、大會發言和社情民意信息。
各族各界聯誼愈發活躍。加強與宗教界委員和代表人士的聯系溝通,積極促進民族團結,宗教和睦。加強與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及其眷屬的聯系,推進對外合作和友好交往。
提案、社情民意和宣傳工作愈發深入。將市政協十五屆一次會議立案的335件提案交由84家單位辦理,提案辦理當年落實率、反饋滿意率分別較上年提高2個和8個百分點。創辦淮南政協官方微信公眾號,充分利用各種載體,及時宣傳委員履職風采和工作動態。
聯動協作交流愈發廣泛。主動配合省政協“深入推進‘四個一’創新主平臺建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等協商活動,報送調研報告4篇。加強與縣區政協的聯系,圍繞共同關注的議題協同履職,發揮整體優勢,形成工作合力。(記者 周玲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