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高新區項目建設快馬加鞭蹄疾步穩
淮南高新區被國務院批復為國家高新區;
大數據產業基地被長三角數據智能合作(上海)峰會組委會授予“長三角大數據應用(智慧城市)服務貢獻獎”;
在2017年度全省開發區綜合考評中位列第17位,邁入全省前30強!
這是一片投資的熱土,這是一片創業的福地。今年以來,淮南高新區可謂喜事連連,但最讓高新區底氣漸足的是項目建設的快速推進!
隨著五大發展行動計劃的深入實施,一個個項目落戶高新區,一個個項目開工建設……今年以來,淮師附小山南十四小等14個項目建成投用,雙創綜合服務中心等17個重點項目相繼開工建設,預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0.5億元,增長9%。
“高與新”激發產業后勁
3月份簽約、4月份開工建設、6月份投產,在淮南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園區內,一期投資5000萬元的3D打印生產基地項目建設速度可謂讓人耳目一新。二期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總產值不少于15億元、年繳納稅收不少于1億元,帶動就業500人,成為安徽省智能制造·3D打印生產基地。
圍繞大數據、新能源、先進裝備制造、現代醫藥和現代服務業等主導產業發力,高新區依托省級大數據戰新基地,充分利用科技企業孵化器、高新產業園、互聯網經濟產業園等產業平臺,促進項目落地,加快高新區主導產業發展。
如今,市科技企業孵化器一期、淮南互聯網經濟產業園一期和淮南高新區產業園(標準化廠房)等招商引資平臺相繼建成投用。
如今,中移動安徽數據中心一期、淮南大數據展示中心已建成;安徽衛星數據處理應用中心、阿里巴巴淮南運營中心已投入運營;中國農機云商城平臺完成初步運行測試,并簽署定位平臺合作協議,大數據產業正闊步前行。
如今,中科院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超導低溫中心正在建設;總投資5億元的瑞科瑪新能源電池和總投資2億元的優科新能源電池生產項目已入駐標準化廠房。
隨著蓋天力醫藥產業園項目一期建成運營,現代醫藥產業揚帆起航。與此同時,先進裝備制造產業日漸壯大,萬泰電氣、電科八所主體生產車間已建成投用;中車電機、吉步電梯、3D手機蓋板、全自動采血系統解決設備、林豐出口包裝箱、生活用紙深加工等項目已簽約或落地。
作為高新技術的新鮮血液,安徽珂禎已研發生產探空氣球、常規系留汽艇和萬立方米級高空飛艇等多種大氣探測產品;安徽中科磐信專業化揮發性有機物監測一體化機柜生產線已開始生產;安徽科高高分子新材料公司已納入規上企業,發展勢頭良好。
“踏與實”夯實發展基礎
在“項目建設提速年”活動中,高新區扎實推進“3+3”項目推進模式,以踏實舉措,強化項目現場調度,持續加快項目建設。
在高新區66平方公里的城市范圍內,項目建設涵蓋了各項基礎設施:
規劃路網已建成110公里,2018年再起航,14公里的南緯八路等10條路段續建工程快速推進;
在140公里污水管網建成的基礎上,今年已敷設27.9公里污水管網,年底基本實現建成區污水收集全覆蓋;
供水、燃氣、電力管網隨道路同步建設,規劃水系已實施4公里,中央公園、周集壩公園和觀瀾湖公園改造完成,南緯五路首末站和高鐵南站站前廣場樞紐站已完成選址……
在高新區13平方公里的建成區范圍內,“三年大見成效、五年基本建成”的發展目標正在逐步變成現實:
淮師附小山南十四小、十五小、十六小和芙蓉苑九年一貫制學校等總投資30.25億元的14個項目已建成投用。
拓基廣場、碧桂園、雙創綜合服務中心一期、玫瑰苑二期等總投資83.46億元的17個重點項目相繼開工建設。
山南綜合醫院、三和鎮中心衛生院和三和中學等一批社會事業類項目得到有序推進。
為方便居民生活,完成了三和街菜市場升級改造,龍泉農貿市場已投入運營……
硬環境筑牢根基,軟環境謀求高質量發展!高新區嚴格執行招商引資項目合同,及時兌現優惠政策,全力打造親商安商的營商環境。常態化推進“四送一服”、“互聯網+政務服務”,探索審批“直通車”“綠色通道”,高新區逐步建立從項目簽約到建成達產全過程的服務體系。
優越的發展環境,優質的服務理念,優良的投資氛圍,讓項目建設快馬加鞭,讓各地客商紛至沓來,今年以來高新區共簽約項目16個,總投資32.13億元,海爾集團凈水機產業園等總投資58.1億元的12個工業項目正在洽談之中……(記者 柏松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