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首頁 > 榜樣 > 撐起一個“家” 是她33年照顧癱瘓丈夫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撐起一個“家” 是她33年照顧癱瘓丈夫
【字體: 】 發布時間:2018/10/25 1:07:15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鄉村女教師張福琴,在家庭突遭變故時,獨自撐起一個家,對癱瘓丈夫不離不棄,悉心照料,還得撫育兩個幼兒。如今,33年過去,張福琴用堅持守住一個完整的家,夫妻感情和諧,伉儷情深,而兩個孩子早已成家立業,還十分孝順。居住在田家庵區龍泉街道南嶺村的張福琴以自己的付出贏得了左鄰右舍的稱贊,更贏得了社會的尊敬,先后獲得淮南市五好文明家庭、淮南礦業集團文明家庭標兵戶等榮譽,獲今年三季度“淮南好人”稱號。

突遭工傷癱瘓 妻子不離不棄

張福琴是1956年生人,她的丈夫于維田是潘三礦職工,年紀輕輕就是礦里的業務骨干,工作十分勤奮。1985年6月,于維田在井下工作時因巖石崩塌,被石頭重重壓在下面,經多方搶救,雖保住了性命,但巨石壓斷了他2段脊椎和7根肋骨,導致終身高位截癱。

突如其來的打擊讓這個結婚才5年的小家庭一時間風雨飄搖。張福琴當時才29歲,既要做好自己教書育人的本職,又要照顧癱瘓的丈夫和兩個年幼的孩子,家庭重擔壓得她喘不過氣來。丈夫不忍心看到妻子受苦,主動要求和妻子離婚,堅強的張福琴雖然深知其中的艱難心酸,卻不忍心拋棄丈夫和這個家,而是決意今后要和丈夫一起攜手相伴、共渡難關。

四處尋醫問藥 艱辛撫養幼兒

丈夫癱瘓后,全家人沒有放棄治療。從1986年開始,張福琴帶著兩個孩子前往上海和山西大醫院治療,那個時候交通不發達,來回十分不便。為了方便治療,他們全家在醫院附近租了一個房子,張福琴一邊照顧孩子,一邊照顧丈夫,忙得不可開交,常常是左手抱著孩子,右手幫丈夫翻身,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每隔一段時間,張福琴就要帶著兩個孩子趕回淮南報銷醫藥費,常常是日夜兼程,不敢耽誤一分一秒。有一次坐火車,小女兒睡著后,仿佛昏迷了一般,怎么都弄不醒,這可嚇壞了張福琴,趕忙求助列車長。火車上的一位醫生看過后,說孩子是太累了,不是昏迷。又過了幾個小時,孩子才醒過來,那一刻,張福琴抱著孩子痛哭。孩子都累成這樣,何況大人?

悉心照顧丈夫 演繹人間真情

丈夫出院后一直臥床,大小便失禁,飲食起居都要照顧,生活大小事務都要人伺候,而這些都落在張福琴身上,她不嫌臟不嫌累地照顧著丈夫,每天給丈夫穿衣洗漱、燒水燒飯、擦身洗衣,忙個不停。一開始,丈夫因接受不了這個打擊,意志消沉、心灰意冷,張福琴一邊勸導安慰丈夫,一邊用自己的不離不棄給予丈夫無聲的支撐,最終喚起了丈夫對生活的信心。

丈夫高位截癱,為了不讓丈夫生褥瘡,張福琴就是工作再忙、再累,夜里也要定時起來給丈夫翻身,這些年雷打不動,即使再累再困,也會按時起床。丈夫身體大部分活動機能喪失,長期臥床,大小便失禁,張福琴從不抱怨,總是默默地給丈夫收拾洗涮。一天天、一年年,已過去1萬2千個日日夜夜。

認真對待工作 互助傳承愛心

非常難能可貴的是,丈夫癱瘓在床的33年里,除了外出治療的幾年,張福琴從不以家中情況特殊而耽誤工作,從不尋求特殊照顧。丈夫癱瘓前,張福琴是一名初三的化學老師,一直教的是畢業班,丈夫癱瘓后,本著對學生負責的原則,她主動要求到小學任教。在學校教師欠缺時,她努力克服家庭困難,毅然承擔起班主任的重擔,所帶班級榮獲校“文明班級”。因為教學成績突出,她還被評為“蘆集鎮優秀黨員”、“潘集區教師業務大練兵先進個人”、“潘集區優秀教師”。

雖然生活給了張福琴苦難,但她卻非常感恩社會給予她的幫助。一位鄰居知道她的困難,每天都幫她買好菜,送到她家中,這樣張福琴回到家中就能給丈夫做飯,這讓她非常溫暖,而她也用同樣的溫暖回報社會。在校期間,但凡遇到學校組織捐款活動,她都不顧自身困難踴躍帶頭捐款。在汶川地震募捐中,更是帶頭捐款700多元。張福琴說,丈夫癱瘓的33年里,自己也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關心和幫助,在別人有難的時候,即便力量微薄,也要努力回饋社會。(記者 張雪峰  編輯 湯寧)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宁市| 临江市| 将乐县| 焦作市| 孝昌县| 广元市| 海口市| 太和县| 富川| 凯里市| 桐乡市| 左云县| 武平县| 北票市| 曲阜市| 郓城县| 澎湖县| 都昌县| 临海市| 罗田县| 仪征市| 栖霞市| 洛隆县| 怀安县| 牙克石市| 攀枝花市| 油尖旺区| 福海县| 海原县| 饶阳县| 类乌齐县| 高州市| 巨野县| 班玛县| 马龙县| 博客| 贵定县| 肃北| 阜平县| 富宁县| 西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