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專訪淮南籍網絡作家青子
在網絡小說的世界,你可以化身一個御劍飛行的俠客,也可以是一名勇戰八方的俠客,還可以是一位睥睨天下的皇者……而如果你沒有讀過《茅山捉鬼人》,不知道“青子”是何許人,那你就不能說自己是一個熱衷于靈異類網絡小說的讀者。因為,在國內熱門暢銷網絡小說排行榜中,《茅山捉鬼人》一直名列前茅,靈異類小說排行榜更是以其執牛耳者。從2015年開始創作至今,累計更新近3000章節、600萬字,總點擊量超過億次,總粉絲量逾1500萬人……可以說,這部小說開創了靈異類網絡小說的先河。而這部小說的作者青子,則是咱地道的淮南人。
追逐夢想 從職業技校走出來的網絡作家
青子,原名蔣凱,家住八公山區,父母在煤礦上班。2001年,青子初中畢業后便外出打工。“我輟學后,做過服務員,干過保安,賣過燒烤,還在社會上流浪了兩年。”一直沒有找準人生定位的他于2003年在父母的安排下,進入職業技校學習,父母也期望他畢業后能進入煤礦工作,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不過,從小就喜歡閱讀的他在進入校園后,便發現了一塊“風水寶地”——校圖書館。青子兩年的時間幾乎都泡在圖書館里,天文地理、歷史人文、綜合百科、佛道經典、懸疑小說……用青子的話說,他基本上把自己感興趣的書通讀了一遍,這也為他日后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04年,青子在上網時偶然發現一家文學網站可以投稿,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青子將自己平時創作的詩歌投了過去,沒成想不僅詩歌發表了,自己還收到了第一份稿費。有了這份鼓勵,在隨后的兩年中,青子發表了大量的詩歌散文,也培養了自己的文學素養。2006年,青子和朋友在一個文學論壇里閑聊,朋友見他文筆不錯,便推薦他嘗試寫點小說。2006年,青子中專畢業后,進入煤礦工作,工作之余仍然堅持寫小說。“那時嘗試寫懸疑小說《筆仙》,發表在紅袖添香網站,結果一夜暴紅,點擊量節節攀升,這也激發了我的創作欲望,可以說一發不可收拾,作品越寫越長。”在礦上工作了幾個月后,由于上班沒電腦,讓青子無法進行創作,最終他辭去了工作,買了一臺電腦,在家從事專業寫作。
“在家創作的日子自己壓力也比較大,不僅要面對父母的唉聲嘆氣,還要面對親戚朋友的冷嘲熱諷,當他們聽說自己辭職是為了當作家寫小說時,都不屑地表示:一個中專生也想當作家?當時青子對自己沒有信心,不想見任何人,自己也只有在天黑了才出門溜溜。”面對周圍人的否定,青子卻毅然決然地堅持了下來,他認為既然選擇了,就要一條道走到底。“我有創作的沖動,夢想著出一本書,才覺得不枉此生。”2008年,青子進入一家電腦學校擔任教員,有出版商找到青子,要出版《筆仙》這部小說,稿費8000元,先付4000元,這對于剛從事寫作不久的青子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收入。“20萬字的《筆仙》寫了一年多,點擊量超過百萬,那時就覺得有讀者愿意看自己寫的東西就已經很開心了,沒想到還會有這么好的成績。”
轉型網絡 扛起靈異類小說大旗的第一人
2009年,青子的創作的小說《詭道》和《學園禁區》出版,稿費拿了2萬多元。此時的青子對自己已有了信心,他認為自己將來一定能把寫作當成職業。當年,青子加入到北京一家出版社,成了專職簽約作家。青子表示,在經歷了《筆仙》的青澀,通過幾年的文筆打磨和實力提升,自己的創作水平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度。隨著其懸疑小說《女生宿舍》的問世,又讓青子在圈內火了一把。在青子看來,《筆仙》《女生宿舍》和《茅山捉鬼人》是他創作階段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三部小說。
“2012年,我從山東回到淮南,將人生的第一桶金10萬元放在桌子上時,父母都不相信,寫作還能賺這么多錢。于是,他們從疑惑到習慣,最后完全接受了我一心想成為作家的理想。”當青子在文學出版界混得風生水起時,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進步,人們的閱讀習慣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2011年可謂是一個轉型期,顛覆了傳統的閱讀模式,無紙化閱讀逐漸走進了人們的生活,出版書市場漸漸沒落。“那時候我也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想寫些什么,能寫些什么。我后來自己還代理了一樣品牌,自己開始跑市場創業,但卻始終放不下寫作。”
201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青子在網上找到一個文學網站進行合作,嘗試寫網絡小說。“那時把姿態放得很低,畢竟對于網絡文學來說,自己還是個新人。”2015年,構思了數年的靈異類小說《茅山捉鬼人》在創世中文網首發,幾個月的時間,該部小說便躥升至靈異類小說排行榜第一,并一直保持至今,曾被譽為“靈異類小說現象級作品”,為靈異類作品全平臺銷售記錄保持者,2016、2017年度銷售、月票雙冠王。“我從小就喜歡看靈異類書籍,研究神話傳說,加上多年社會底層生活的磨礪和積累,讓自己的靈感在這部小說中完全釋放出來,也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寫作風格。《茅山捉鬼人》是將東方神話、古典文化、民俗、傳說等元素,集中在都市背景下進行碰撞而形成的網絡小說。”《茅山捉鬼人》的出現,打破了穿越類、懸疑類小說在網絡小說銷售量穩居前列的局面,開創了靈異類小說的先河,同時也讓靈異類小說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中來。
騎馬仗劍 奔馳在文學創作海洋的獨行俠
《茅山捉鬼人》的熱賣不僅讓世人知道了這位“80后”的年輕網絡作家,還讓他成為了網絡文壇中的領軍人物之一,2015年,青子當選網絡作家協會副主席。不過,也就在這一年,父親的去世給青子留下了太多的遺憾,也讓青子的創作風格趨于成熟、理性,境界的提升給他帶來了更為廣闊的創作空間和視野。2017年,青子榮獲網絡文學“百強大神”稱號并入選中國網絡作家影響力男作家排行榜。今年,青子又入選中國文聯第二期全國新文藝群體拔尖人才高級研修班,安徽只有他一位作家,全國網絡作家也只有四位。
“寫網絡小說比出版小說累,每天都要創作。”青子說,從2015年至今,自己幾乎沒有請過假,每天都不間斷地更新小說章節。過去,自己每天更新6000至8000字,有時甚至達到1.2萬字,“剛開始比較吃力,但隨著自己文筆打磨得更細致,寫作也變得得心應手。現在我每天給自己定的上限是4000字。”用青子的話說,自從登上了排行榜就不想讓自己作品的名次掉下去。“小說火了,但面對讀者時會有恐懼感,一旦你的作品價值觀出現偏差會影響更多的人。”本著對讀者負責的態度,如今的青子會用更多的時間去閱讀,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完善作品的“三觀”,“這是每一個作者的使命,寫小說就像創造一個‘世界’,在自己的劇本里可以隨心所欲地寫,不把自己框死,但是要樹立正確的‘三觀’。”青子也向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透露,今年年底打算完結《茅山捉鬼人》,3至5年內還打算創作2、3本小說,以豐富靈異類小說的體系。自己也經常在自己的粉絲群“青幫”中聽取粉絲的意見和建議,甚至與讀者面對面交流。如今的他還在積極運作《茅山捉鬼人》在影視、動漫、游戲等方向的改編,希望將來自己能更多參與到改編創作之中,打造出一個以東方傳統文化和神話為核心的世界觀,并且將來的創作,會不斷豐富這個世界的架構,成為一個最頂級的IP。
“寫作的路很孤獨,但不論怎樣,都需要多看書,有豐富的想象力,較大的知識儲備量,還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寫作,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讓自己的作品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點。”(記者 李舒韻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