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首頁 > 打贏脫貧攻堅戰 > 產業帶動思路活 穩定脫貧道路寬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織密防止添加劑濫用安全網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產業帶動思路活 穩定脫貧道路寬
【字體: 】 發布時間:2018/9/6 9:00:19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壽縣隱賢鎮發展特色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初秋時節,記者走進位于淠河東岸梁家湖畔的壽縣隱賢鎮益豐生態園發現:一排排大棚整齊劃一,各色蔬菜長勢喜人,林果苗木茁壯成長,具有濃郁農家特色的主題園區已初具規模。

蔬菜大棚撐起致富夢想

安徽益豐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著力打造以蔬菜種植、畜禽養殖、水產養殖、農業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該項目啟動以來,其中一期投入資金1.6億元,流轉土地2223畝,平整沼澤地800余畝,開挖整修魚塘600畝,筑建防洪堤壩4700米,硬化道路15300米,建設無公害蔬菜大棚37320平方米,溫控大棚15000平方米,解決農業人口就業400余人,帶動200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這里原來都是沼澤地、湖洼地、拋荒地,過去我們種田完全是靠天收!”正在大棚里忙碌的陳棉江向我們介紹說。由于妻子患病常年臥床,多年來,他家一直在貧困線上掙扎。

“沒想到現在能種上蔬菜了,現在村里有了這個蔬菜大棚,我把家里6畝土地流轉給他們,政府又幫助我們申請無息貸款5萬元入股到這里,每年拿到土地流轉金、入股分紅和務工工資大概能有15000多塊錢,目前我家已經順利脫貧了!”說起這些,陳棉江憨厚的臉上洋溢著自豪和喜悅。

以陳棉江為例,通過生態園產業帶動,采取入股分紅、土地流轉、安排就業等幫扶措施的貧困戶就有近百人。

筑巢引鳳帶來脫貧希望

隱賢鎮地處壽縣偏遠的西南邊陲,全鎮現有貧困人口1913戶、5049人,由于農業基礎設施落后,農業種植模式單一,制約了當地農村經濟發展,脫貧攻堅任務異常艱巨。為徹底拔“窮根”,近年來,該鎮充分結合自身實際,在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利用河岸湖邊荒灘復耕、閑置土地等資源,巧做蔬菜產業、生態文章,種植合作社、農業產業化企業等不斷涌現。

“我們就是看準了當地黨委政府對生態農業的扶持力度,決定回到家鄉搞艾草種植和加工。”憑著30多年生態種植、加工和銷售經驗,隱賢鎮新農宜嘉農業觀光有限公司負責人孫劍峰于2016年回到家鄉隱賢鎮,流轉土地2000畝種植艾草,并致力于艾草系列產品的生產、研發和銷售。

2016年,在新農宜嘉公司的引導帶動下,姚祠村的一些貧困戶也開始嘗試種植艾草,年獲經濟效益2萬元以上,不少貧困戶當年就實現穩定脫貧。據了解,截至目前,加入新農宜嘉農業觀光有限公司的農戶已達20多戶。

產業化讓脫貧道路越走越寬

在隱賢鎮的道路上,隨處都可以看到路旁蔬菜大棚、生態產業園、種植合作社的醒目標牌。目前,全鎮已經形成以華欣蔬菜、益豐生態、新農宜嘉為龍頭的萬畝綠色生態產業基地。

安徽華欣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目前占地900余畝,擁有蔬菜大棚900多個,是一家集蔬菜種植、品種研發、生產銷售、冷藏儲存為一體的國家級蔬菜標準園。走進園內,種植區、作業區、產品堆放處理區標識分明,一排排現代化的蔬菜大棚里,噴灑裝置、灌溉管道、防蟲網等設備一應俱全,現代化的蔬菜種植模式、先進的生產設備、完善的基礎設施、科學的存儲管理,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要想成為“領頭雁”,帶動群眾是關鍵。華欣合作社在做好自己園區蔬菜生產的同時,優先吸納周邊貧困戶加入合作社,積極引導、帶動他們發展蔬菜種植,今年又有26戶貧困戶加入了合作社。另據介紹,安徽華欣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在生產高峰期可用工100名,貧困戶就占到了80%,他們的工資平均每天80元左右,一般月收入2500元左右。

據統計,2018年全鎮貧困戶自身發展產業86戶,資產收益帶動350戶,發展特色種養業396戶,合作社和企業實施產業帶動503戶。今年擬脫貧貧困戶產業帶動實現了全覆蓋,其中有280多人在產業基地實現就業,每人每年增加收入3000多元。

一村一品、一戶一策,因地制宜、因戶施策,隱賢鎮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下足繡花功夫、做足生態文章,用產業帶動、基地示范、農戶參與的模式,讓每個貧困戶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脫貧路子,他們的增收致富之路必將越走越寬,實現脫貧致富的夢想指日可待。(記者 周瑩瑩 通訊員 張蕾 編輯 湯寧)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阳县| 达日县| 澄城县| 且末县| 夏邑县| 霍林郭勒市| 嘉峪关市| 郓城县| 保康县| 健康| 清远市| 无锡市| 丰原市| 临朐县| 扎囊县| 保亭| 双鸭山市| 永泰县| 通化县| 淮北市| 德州市| 舞阳县| 枣阳市| 东港市| 汪清县| 比如县| 大方县| 盐源县| 上思县| 张北县| 海兴县| 九龙坡区| 四会市| 屯门区| 漳州市| 神木县| 鄂托克旗| 九龙坡区| 林芝县| 饶河县| 平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