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淮南公安平安建設綜述
美好淮南,平安為基。
“平安”二字,可謂重逾千金。它是城市發展前行的必要條件,是人民安居樂業的基本愿望,也是公安民警為之奮斗的終極目標,更是社會各界對公安工作的最高褒獎!
改革開放40年來,市公安局積極適應新時代、新形勢帶來的新變化、新要求,緊隨改革步伐,不斷完善公安工作機制。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各級公安機關按照平安建設的總體部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堅持專項治理、系統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全力防范風險、維護穩定、保障安全,著力推進社會治理系統化、科學化、智能化、法治化,努力開創社會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建設新局面。據統計,自2013年以來,全市各類刑事案件數量逐年下降,公共安全形勢持續平穩,為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淮南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堅持服務大局,預警預防各類風險
“安全感從何而來?抬頭見警就是安全!”秉持這一理念,全市各級公安機關按照市公安局黨委部署要求,一方面下沉警力,實施顯性化武裝化用警、多節點網格化布警,一方面向科技要警力,積極推動信息科技導控,深化網絡安全防控。
市公安局通過加強社會治安巡控,深化主城區網格化動態巡防機制,啟動常態化公安武警聯合武裝巡邏,在全市構建起5個“一分鐘處警圈”、23個“五分鐘處警圈”、5個緊急布控固定卡點、8個流動卡點,構建顯性布警、扁平指揮、前端防控、高效處置的巡防大格局;圍繞情報主導警務的總體思路,推動情報“云+”系統等情報應用平臺建設,強力推進“平安城市”工程建設,一期工程2500個點位已建設完畢,二期工程已開通9090個,全市共備案管控網吧250家,非經營性上網場所130家。
開展專項斗爭,全面深化打擊整治
平安建設,既要以打開路、打防結合,也要持續開展各類整治專項斗爭。近年來,市公安局以“守護平安”、“亮劍”、“掃黑除惡”等專項行動為抓手,全力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凈化社會治安環境。五年來,全市51起現發命案全破;破獲“盜搶騙”等侵財類案件6690起,打掉惡勢力等各類團伙169個;偵破黃賭案件1270起、毒品案件246起,繳獲各類毒品7.34公斤、冰毒半成品12公斤;破獲涉槍涉爆案件76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15人。
為有效開展維護穩定專項斗爭,市公安局努力加強應急維穩專業隊伍建設,組建起16類23支專業應急處突隊伍和14類16名反恐怖咨詢專家隊伍,及時有效處置各類涉穩案事件;有效開展涉恐隱患排查整治,排查整治涉恐隱患9處;堅持常態化安全檢查和專項集中整治兩手抓,全力確保消防、交通、危爆物品等多領域安全穩定無事故;積極開展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嚴查酒駕、“三超一疲勞”等各類交通違法行為,排查整治“五小工程”道路交通安全隱患;認真開展消防安全集中清查,全市省政府掛牌督辦的3處重大火災隱患、市政府掛牌督辦30處重大火災隱患全部整改銷案,831家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全部落實“戶籍化”管理,人員密集場所“四個能力”建設全部達標,653個重點單位、137個街道和社區建成微型消防站,累計安裝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8.6萬個。
強化民意導向,全心全意服務民生
新時期聚焦新問題,新形勢帶來新任務。面對社會轉型對公安工作的新要求,市公安局以深化公安改革為動力,緊緊抓住人民群眾最期盼的領域和制約公安工作發展的問題,突出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加快改革進度、加大攻堅力度,在行政管理、警務機制和規范警務輔助人員管理等方面均取得新突破。
按照改革總體部署,市公安局重點從戶籍制度、交通管理、消防安全、出入境管理等方面入手,著力解決“辦證多”、“辦事難”等問題,從政策、制度上推出更多惠民、利民、便民新舉措。以“宣傳、服務、互動”為理念,打造“平安淮南”微博、微信公眾平臺,設置出入境辦證預約和交管、治安、消防等業務查詢功能;推進網上全流程審批服務,實現實體與虛擬“一站式”交互融合;完善一窗式受理、一站式辦證、預約辦理等制度,縮短辦結時限;簡化辦事流程,完善“綠色通道”服務,讓群眾真切感受到公安改革帶來的新實惠。五年來,全市共計辦理全國異地證2700張、省內異地證19000張,為30000余人解決無戶口問題,辦理居住證4984張,戶籍人口城鎮化率42.43%;優化市內繁華路口交通設施42處,在校園周邊增設安全標牌46塊、施劃標線800平方米。同時,市公安局進一步深化單位場所管理,提升內部單位和人員密集場所的信息化管控效能。全市254所中小學安裝“一鍵報警”系統并與公安網聯網運行;全面啟用長途客運站實名制購票系統,并與公安大情報平臺聯網對接;推動旅館業記分等級制管理制度落實,持續推進旅館業專項整治,共查處違規經營旅館222家,關停取締無證旅館75家。
聚焦隊伍建設,政治建警提升戰斗力
隊伍建設,是公安工作之根本。近年來,市公安局深入貫徹落實省公安廳“4+1”崗位爭先暨“十百千”江淮衛士爭創活動,強化提升機關和基層單位責任擔當意識,激勵鼓舞民警學習鉆研業務,增強履職能力。
各級公安機關緊密聯系“兩學一做”、“講看齊、見行動”、“講嚴立”等學習教育和專題活動,大張旗鼓宣傳攻堅能手、業務標兵、服務之星,開展年度“十佳派出所”及“十佳所長”、“十佳內勤”、“十佳輔警”、“十佳包村民警”等先進創建評比活動,大大提升隊伍整體素質和民警榮譽感、歸屬感。全市公安系統先后涌現出黨的十九大代表張萬黨、全國勞模李軍、江淮衛士朱長來、愛民模范李瑞龍等先進典型,10余位受表彰的民警得到提拔和重用。在榜樣的示范帶動下,全市公安機關形成業務比拼競爭、績效你追我趕的濃厚氛圍,為平安淮南建設和公安事業發展集聚起滿滿的正能量。
(記者 陳崇韌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