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巡察“探照燈”、打開政治“顯微鏡”、架起紀律“高壓線”,護航脫貧攻堅戰。今年3月以來,一場脫貧攻堅領域專項巡察工作在我市各地全面鋪開——
市委先后組建6個指導組,25個巡察組,組織200余人分兩個階段走訪10個鄉鎮,對全市162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開展駐點式專項巡察,發現問題941個,問題線索183件。
市委對此次專項巡察高度重視,市委常委會研究巡察方案,聽取階段性匯報。8月16日,市委書記專題會專門聽取本次巡察匯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沈強要求,充分發揮本次巡察作用,把過去沒有發現、難以發現的問題找準、摸透,促進扶貧領域問題“清倉見底”,遏制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打贏脫貧攻堅戰。
創新機制,釋放震懾威力
扶貧領域覆蓋范圍廣、涉及部門多、專業性強,脫貧攻堅領域專項巡察工作是一場硬仗。市委高度重視,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沈強多次聽取工作匯報,要求充分利用這次專項巡察,把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村的情況查深查細查透。
3月15日至4月15日,市委組織開展了第一階段脫貧攻堅領域專項巡察工作,對田家庵區、大通區2個鄉鎮7個貧困村進行了專項巡察。自5月上旬至7月下旬,市委又組織開展第二階段脫貧攻堅領域專項巡察工作,對壽縣、鳳臺縣、謝家集區、潘集區、毛集實驗區8個鄉鎮、155個貧困村開展全面巡察。
巡察時間緊、任務重、責任大,市委巡察辦統籌協調縣區,抽調業務精干人員,積極探索創新機制,對照脫貧攻堅政策要求“過篩子”“挖根子”“交卷子”,集中監督“火力”,充分釋放巡察的震懾力。
“巡察工作開展到哪兒,黨組織就建在哪兒,管理監督就要跟在哪兒”。各指導組入駐同時即成立臨時黨支部,根據工作需要定期召開支部會議、工作分析會議,及時總結工作重點,化解工作難題,制定工作計劃,促進了巡察工作效率提升。
帶著問題去,盯著線索查,巡察“精準發力”。為排除地域、人情干擾,市委統籌謀劃,采取市縣區聯動、異地交叉、提級巡察的方式開展巡察。指導組將每個專項巡察組分為談話組、查賬組、資料組和走訪調查組,同時啟動、同步推進,對發現的疑似線索、問題進行實地調查,深入了解。
把準“脈絡”,發現問題。各指導組、巡察組把準政治巡察定位,探索出“六查六看”工作舉措。即查制定、落實責任制情況,看貫徹扶貧政策是否到位;查貧困人口識別與退出情況,看識別扶貧對象是否精準;查“一戶一檔”資料填報情況,看幫扶措施是否取得實效;查鄉鎮扶貧項目清單情況,看實施精準扶貧“十大工程”是否到位;查鄉鎮設置扶貧工作舉報箱、公布舉報電話情況,看舉報渠道是否暢通;查脫貧攻堅領域信訪舉報辦理情況,看線索處置是否及時,有效地解決了扶貧領域“最后一公里”的監督難題。
重心下沉,摸清問題癥結
“巡察能真正解決問題嗎?是不是來走個過場?”扶貧領域專項巡察之初,有少數群眾這樣質疑。
但是,各巡察組很快就用踏實嚴謹的工作作風消除了群眾心中的顧慮。“我們堅持在每個貧困村駐點一個星期,通過個別座談、查閱資料、入戶核查等形式,全方位摸排問題線索,廣泛收集群眾的舉報訴求。”市委脫貧攻堅專項巡察第三指導組負責對潘集區10個鄉鎮、34個貧困村開展“全覆蓋”式入戶走訪,該組負責人介紹,他們特別設計了“村級調查表”“貧困戶/脫貧戶調查表”“非貧困戶調查表”三種表格,內容涉及住房、生產、生活、就醫等十大項、75個問題,每個問題都與貧困戶的利益息息相關。巡查組對調查表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梳理分類,為專項巡察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找準了問題。
走訪貧困戶、低保戶3846戶,開展個別談話1607人次,查閱資料及財務賬冊2922卷冊……各個指導組、巡察組帶著“探照燈”“顯微鏡”,瞪大眼睛、拉長耳朵,進村入戶走訪,查找問題線索,細查“病癥”找“病灶”。
嚴肅追責,盯著問題整改
巡察不是目的,解決問題才是根本所在。
“只要是拖扶貧工作后腿,視扶貧資金為‘唐僧肉’的,無論涉及到誰,都要堅決予以查處,絕不姑息。”市紀委有關負責同志斬釘截鐵地表示。
潘集區夾溝鎮老廟村村干部陶某和李某利用職權侵占貧困戶低保款、貪污潘東礦賠償的污染費,為不符合條件的親屬報批低保資金、套取危房改造資金,在巡察期間交潘集區紀委調查后現已立案;
壽縣小甸鎮馬集村民兵營長談某,利用職務之便非法截留占用五保補助資金,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壽縣大順鎮余埠村文書趙某在為群眾領取危房改造補償資金時索取好處費,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為了真正把紀律挺在前面,立起來、嚴起來,為全市脫貧攻堅工作營造風清氣正的干事氛圍,市委巡察辦對巡察發現的村干部涉嫌套取扶貧資金、村干部優親厚友、扶貧領域“輕違紀”“微腐敗”問題等,進一步梳理、分類處理,及時向有關部門移交;紀檢監察部門強化執紀審查工作,發揮強大震懾作用。(記者 何婷婷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