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作過一個形象的比喻:平安是‘1’,其他各項事業是‘0’,擁有平安,就能擁有希望和未來,失去平安,就有可能失去一切。城市是群眾共同的家園,平安是社會共有的財富。進入新時代,面對平安建設的新形勢、新考驗,田家庵區鞏固經驗、創新思路,做細工作、厚植基礎,不斷為城市平安注入正義的力量、和諧的養分,守護好這個‘1’,讓群眾分享到更多的‘平安紅利’”。采訪中,田家庵區委主要負責同志如是說。
從兩張報表到三張清單:夯實責任體系
平安田家庵建設是“一把手工程”。黨政一把手手中,每月必備兩張報表,一張“經濟報表”,一張“平安報表”。近年來,區委、區政府領導始終把平安田家庵建設作為第一責任,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平安報表”使心中有了“底賬”,指導推進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更具針對性。
2017年以來,為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安全感、政法機關執法滿意度。田家庵區在全區范圍內多措并舉打了一場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的攻堅戰。完善印發了《田家庵區平安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實施辦法》,進一步壓實了“保一方平安”的責任。這個實施辦法也就是區委、區政府向各鄉鎮、街道、部門開具的領導責任、部門責任、追究責任為內容的“三張清單”。
從一把手手上的兩張報表,到各鄉鎮、街道、各部門平安主體責任人手中的三張清單,田家庵區逐步建立了“條塊結合、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平安田區建設組織領導體系,夯實了以平安綜治領導責任制、信訪工作領導責任制和安全生產領導責任制等為主要內容的平安田區建設責任體系。
從政府管理到共建共享:創新社會治理
臨近晚10時30分,洞山立交橋下的小游園里,仍有不少群眾在這或鍛煉、或聊天,黑夜絲毫減輕不了他們的興致。
“街上有探頭,小區有保安”、“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都可以看見巡邏警”“感覺現在的社會治安越來越好了。”說起治安狀況,他們流露出絲絲欣喜。
“天網+地網”,增強群眾安全感。
“2017年度,地區刑事發案同比下降23.3%(其中‘兩搶一盜’案件同比下降30.3%),刑事破案同比上升7.7%,治安案件同比下降10.8%;利用視頻巡查抓獲犯罪嫌疑人93人,協助破獲案件140余起,救助群眾90余次。”該區政法委有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
據介紹,去年6月份以來,田家庵公安分局推行“9+8+7”巡防工作模式(暨:9個街面徒步巡邏組、8個網格化巡邏值守點和8個現代化警務站、7個摩托車巡防組),開展大巡防,震懾犯罪,服務群眾。并推行“警燈閃爍”工程,在全區重點路段、重點區域、重點場所周邊安裝了220個爆閃式警燈,確保實現“白天見警察、晚上見警燈”。今年以來,市區兩級財政先后撥付資金632萬余元,用于新型警務站點布局建設和專職巡防警、治安巡防員招錄使用。目前,田家庵區在現有巡防布局的基礎上,建成了22個治安巡防點、8個現代化警務站,并新增了120名輔警、200名巡防員加強社會面巡邏、摩托車巡邏、網格化巡邏,切實提高了街面“見警率”和“管事率”。同時,依托“兩站兩中心”建設工作,完善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群防群治工作網絡,目前全區已有13個綜治維穩信訪工作中心和114個綜治維穩信訪工作站,推進了群防群治工作組織體系建設。
“嚴管+自治,”增進群眾歸屬感。
6月27日8時許,像往常一樣,泉山社區居民王運萍來到所在社區服務中心的平安建設辦公室,戴上“平安鴿”袖章,與其他9名志愿者一起走進蘭亭小區巡邏。“現在居民上班的離開家了,小區里人比較少,不法分子容易趁虛而入,大家要格外小心。”王運萍是這支社區平安志愿者巡邏隊的隊長,她叮囑志愿者在小區比較僻靜的角落要多走幾次,注意有沒有安全隱患。
田家庵區委政法委負責同志告訴記者:“‘平安鴿工程’啟動于2014年。實施平安建設群防群治‘平安鴿’工程,以‘平安鴿’為形象代言群防群治工作,不僅有著‘平安之鴿飛入千家萬戶’的寓意,更有利于群眾識記、接受、支持、參與群防群治工作,營造群防群治‘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良好氛圍,目前,社區平安志愿者隊伍以五老人員、在校大中專院校學生、個體經營者、低保戶等轄區居民、參與‘在職黨員進社區’的黨員等為主要力量。”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該區已登記平安志愿者2113人,成立志愿者巡邏隊203支。通過平安鴿工程的實施,田家庵區還培育了以洞山街道“陳琴平安志愿者服務隊”、朝陽街道“陳學英平安志愿者服務隊”和龍泉街道“劉孟云平安志愿者服務隊”為代表的平安志愿服務品牌。提升了“平安鴿”群防群治工作的品牌效應。
從平安無事到長治久安:保障民生福祉
平安田家庵建設不只是針對不平安現象的末端處理,也不只是對社會領域的消極防御,而是對于社會矛盾隱患的源頭疏導和治理,實現從“平安無事”向“長治久安”的轉變。
“社會治理不僅要注重治標,有針對性地解決顯性問題,而且要更加注重治本,著力從源頭上解決不平安、不和諧的問題。”遵循這一規律,田家庵區由單一的末端處理向末端處理與源頭治理有機結合的縱深轉變——
積極探索社會組織參與糾紛化解、律師調解制度等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建設。目前,全區共建立各級調委會129個。2015年以來,全區共排查調處矛盾糾紛7828起,調處成功率98.3%,預防糾紛170起,防止群體性上訪24件,已成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中堅力量。
“法治信訪,源頭治理。開展教育、房地產等重點領域信訪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解決信訪問題280余件,化解信訪積案131件。
“社會矛盾和安全事故,猶如身上傷疤,治理只能起到愈合作用,卻無法真正消弭傷痕。與其被動化解,不如主動消除矛盾隱患,著力從源頭上解決不平安、不和諧的問題,這一觀念已經成為全區上下共識。因此我們將把改善民生作為平安田家庵建設的重要實現途徑,努力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不斷取得新進展,使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把矛盾糾紛隱患壓縮到最小空間,努力在田家庵區實現從‘平安無事’到‘長治久安’的轉變。”田家庵區政府負責同志表示。
(記者 張靜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