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晴朗湛藍的高空萬里無云。記者來到鳳臺縣桂集鎮洼劉村扶貧工廠,遠遠的便聽見機器嘀嘀噠噠地操作聲。走進車間,一股沁人心脾的涼氣使人渾身一振,整個人也舒暢許多……
“想不到,我這么大年紀還能當工人。這么熱的天在這干活,還能‘蹭’空調,條件好著來。”
“就是啊,我在家還舍不得開空調呢,在這干活有錢掙還熱不著。”
“瞧,把你得瑟地……”接著便傳來一陣笑聲。
循著笑聲,記者打聽到“蹭”空調的吳方美是鳳臺縣桂集鎮洼劉村村民,56歲的她卻在今年成為了一名服裝加工廠的工人。比起遠在外地打工的鄉親,吳方美在這兒掙的錢并不起眼,但吳方美說,這工作不算太累,最重要的是,工廠離家近,還可以兼顧家里的農活,沒有比這再稱心的了。
桂集鎮洼劉村曾經是個貧困村,為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縣委、縣政府于去年4月安排駐村扶貧工作隊進駐桂集鎮洼劉村開展扶貧工作。通過調研、走訪和座談,了解貧困戶的實際需求,分析貧困戶致貧原因,駐村扶貧隊與村“兩委”一起理清扶貧工作思路,制定了洼劉村三年發展規劃,建立“扶貧工廠”就是其中的一項。規劃中一期利用12間閑置教舍,引進翰泰鞋業扶貧基地,建立了洼劉村制鞋加工廠,增加村集體收入1.5萬元,吸納就業人員40余人,其中貧困戶3人,人均年增收1.8萬余元;二期維修18間閑置校舍和12間原學校辦公樓,引進香港麗達集團制衣項目。
吳方美所說的服裝加工廠就是香港麗達集團安徽公司在桂集鎮洼劉村建立的“扶貧工廠”。香港麗達集團安徽公司是一家擁有自主品牌,集設計、制造、銷售為一體的以經營校服為主的規模服裝企業。目前,該公司已擁有舒城、壽縣、太和、臨泉、金寨、潁上六家分子公司、兩個辦事處和七個扶貧工廠。
“扶貧工廠的建立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而麗達集團制衣項目建設更是進展迅速,僅5個月時間就正式投入生產運營。”洼劉村扶貧隊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香港麗達集團作為新時代的民營企業,在脫貧攻堅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以桂集鎮洼劉村服裝加工扶貧工廠為載體,為當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80余個,目前,已帶動就業30余人,年增加村集體收入6萬元,有效帶動貧困群眾調整產業結構,增強自我“造血”功能。2017年12月,洼劉村順利通過第三方評估驗收,圓滿完成了村出列、戶脫貧的扶貧任務。
據了解,近年來,鳳臺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部署,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各項工作向脫貧攻堅聚集,各種資源向脫貧攻堅聚集,各方力量向脫貧攻堅聚合,脫貧攻堅工作扎實有效推進。同時,該縣積極創新社會扶貧參與方式,全力搭建社會各界參與扶貧的廣闊平臺,通過引資金、選項目、做產業等多樣化幫扶措施,大大加快了貧困地區和群眾的脫貧步伐。
(記者 劉銀昌 通訊員 朱紅穎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