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創立了追逃工作法;他是“全國追逃能手”;他榮登了5月“中國好人榜”。他是鄧磊,他是群眾的守護神貼心人。
好人是照亮我們前行的“明燈”,模范是給我們榜樣力量的“大樹”,在他們身上閃光的是高尚的品行。他們引領一方風氣!日前,中央文明辦在延安舉辦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并發布了5月“中國好人榜”,刑偵專家鄧磊創立追逃工作法做有案必破的守護神,上榜2018年5月“中國好人榜”。
從事公安工作13年,市公安局毛集分局刑事偵查大隊大隊長鄧磊一直奮戰在打擊破案前沿,在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中,無所畏懼,勇往直前。13年來的風雨磨礪,使他從一個普通的偵查員歷練成為了毛集公安系統刑偵領域的帶頭人。他先后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2009年被評為“全國追逃能手”。由他主偵的“3·17白骨案件”三次被中央電視臺“今日說法”、“天網”、“法制在線”等欄目報道,在全國、全省引起了轟動。
有案必破——做群眾的守護神
“群眾看公安,關鍵看破案,特別是看破命案”。鄧磊在破大案要案,打團伙,追逃犯,直接破獲各類刑事案件600余起,打掉各類團伙40余個,抓捕逃犯200余名。破案不僅需要執著與勇氣,更需要智慧。2014年以來,鄧磊精心研判,利用網上作戰和情報分析,親自撰寫了幾十份《命案逃犯研判線索推送》,將該研判線索通過刑警支隊追逃辦層層上報至公安部追逃辦,先后協助抓獲7名潛逃15年以上的命案逃犯。在他的帶領下,2014年以來毛集實驗區發生的6起命案先后全部告破。
2016年3月17日中午,焦崗湖鎮派出所接到群眾報案:焦崗湖風景區老碼頭丁家溝河道清淤中發現一具尸體,已呈白骨化,被漁網包裹,漁網內裹有石塊。鄧磊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經現場勘查、勘驗尸骨,初步確定為殺人拋尸案件,市局成立了“3·17”專案組,鄧磊帶領偵查員圍繞“立足本地查尸源,結合物證找線索”的偵查思路全力開展偵破,身為刑偵大隊長的鄧磊更是夜不能寐,他在心中默默告訴自己如此惡劣的殺人案件無論如何也要偵破。
經過近一個月的連續偵查,專案組最終查明了尸源:死者叫劉某,男,死亡時48歲,系焦崗湖漁場職工,于2000年11月份失蹤。專案組遂圍繞劉某的社會關系開展細致摸排,發現焦崗湖漁場職工劉某美、趙某青、周某安等人有作案嫌疑。2016年4月21日,殺人兇手抓捕歸案,受到各方點贊。
心系群眾——做群眾的貼心人
“鑄正義之劍,護一方平安!编嚴谝赃@句話激勵自己。他說:“打擊犯罪、保護人民是我們的根本職責,我們必須把自己鑄造成公安機關最精銳的隊伍,最鋒利的寶劍!以案無不破的信心和決心,提升破案效能,才能打擊犯罪分子,守護一方平安!”他是這么說,也是這樣干的。
鄧磊的工作在10小時以上,通宵達旦更是家常便飯。他十分重視侵財案件的偵破,每周定期組織、參與研究串并案件偵查工作,適時組織專案力量打擊區域性、系列性、多發性的案件。他說:“命案等大要案件的偵破,體現的是我們攻堅克難的能力;多發性侵財小案的偵破,體現的是我們服務群眾的決心和水平!小案,更關系到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痹谒母姓傧拢虃纱箨犓修k案民警紛紛提高破案效率,毛集破案數同比上升了30%,一系列大要案件也得以及時破獲,在市局的績效考核排名中,連續兩年取得B類分局刑偵第一的好成績。在他的帶領下,刑偵大隊先后榮立集體三等功一次,刑偵大隊民警先后有5人榮立個人三等功,2人榮獲全省優秀人民警察,多人受表彰獎勵。
率先垂范——做隊伍的帶頭人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要帶出一支強有力的公安刑偵隊伍,帶隊人不僅要有過硬業務能力和素質,還要處處做好表率。為了帶好隊伍,鄧磊在繁忙的工作中總會擠時間不斷給自己“充電”,通過參加全國自學考試,先后獲取了武漢大學法律專業和中國刑警學院刑事偵查文憑,這些為鄧磊提高辦案能力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儲備。他撰寫了多篇調研文章和技戰法文章,多次在公安內網發表。由他創立的“追逃四化工作法”被公安部刑偵局全國推廣并被評選為優秀技戰法。
一份責任,代表著一份信任。鄧磊和毛集分局刑事偵查大隊全體民警,竭盡全力維護著社會的和諧穩定。
(記者 羅靜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