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市農委主任李艷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我們推進林長制改革,就是要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生態與經濟、保護與發展的關系,把生態必須優先作為‘紅線’和第一位的要求,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真正扛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政治責任。”日前,市農委主任李艷景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全面推行林長制,是省委、省政府著眼于完善林業治理體系、落實生態保護責任、推進綠色發展,作出的重大制度創新。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立林長制,我們農委系統將以全面推行林長制為契機,進一步做好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推動我市漁業可持續發展。”
李艷景告訴記者,水生野生動物資源是寶貴的自然財富,也是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物質基礎,具有重要的科學、生態和經濟價值,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文明與進步提供了廣闊空間。我市地跨淮河兩岸,境內河湖密布,水文和氣象環境復雜,為多種水生野生動物提供了賴以生存繁衍的自然條件,水生野生動物資源豐富,加強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功在當今、利在千秋”,既是保護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淮南的需要。
李艷景介紹,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安徽省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活動方案》,各級漁政部門共開展水生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科普活動22次,累計發放宣傳雨傘、標語背心、宣傳手冊、宣傳圖片等宣傳用品8360份。同時,為加大宣傳力度,市農業部門邀請淮南市電視臺、淮南日報社等媒體對每年的增殖放流、春季禁漁及打擊電毒炸魚專項執法行動進行集中宣傳和公告。通過科普宣傳、聯合執法、科普進校園進社區等系列活動,讓廣大市民認識到野生動物是人類的寶貴財富和親密朋友,了解到了水生野生動物救護、水生野生動物資源普查、漁業資源增殖放流等知識,樹立了保護野生動物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和責任的意識。
李艷景說,通過認真落實春季禁漁、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申報與管理、冬季嚴打專項行動、天然水域增殖放流和開展違規漁具清理整治專項行動等措施,我市水生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力度不斷加大。下一步,我們將深入推進林長制改革,科學規劃,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及國務院《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等法律法規,加強水生生物資源保護,修復水域生態環境,積極申報“淮河淮南段長吻鮠(淮王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及“焦崗湖芡實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對水生野生動物資源進行科學保護,促進水生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健康發展。
(記者 蘇強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