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瓦埠湖煙波浩渺,碧波蕩漾,微風吹過之處,蘆葦搖曳,藍天白云間,一幅的美麗畫卷映入眼簾。
日前,記者在位于瓦埠湖畔的龍清灣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稻田龍蝦養殖產業扶貧園里看到,二十多位工人正在忙捕撈蝦籠,然后進行大小分類裝筐,一筐筐鮮活的小龍蝦將從這里出發,運往全國各地。
“我在這里打工,工資按天結算,平均下來一個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睂O廟村貧困戶李敏記告訴記者:“養小龍蝦這個項目很好,我在這里一邊打工一邊跟著學點技術,我想以后自己也養殖小龍蝦,這樣就可以更多地增加收入了!
“我們前期投放了約2.5萬公斤的蝦苗,現在正是小龍蝦上市的黃金季節,由于我們采用的是稻蝦混養,用的是瓦埠湖的水,不但水質好,而且沒有農藥化肥的污染,我們的小龍蝦以每公斤25到30元的價格銷往上海、合肥等地,產品供不應求,效益很不錯。下半年我們準備再投入資金200萬元用于流轉土地,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帶動更多的周邊群眾共同發展!饼埱鍨成鷳B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鮑廣清高興地告訴記者:“看到我們產業扶貧園養殖小龍蝦效益好,周邊很多群眾都來找我們,希望帶著他們一起養殖小龍蝦,F在我們已經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將帶動更多的群眾共同脫貧致富。”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充分發揮精準扶貧專項資金的作用,使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參與到扶貧工作當中來,帶動貧困戶脫貧,2016年底,孫廟鄉與淮南市龍清灣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合作,實施了孫廟鄉稻田龍蝦養殖產業扶貧園項目。
“該項目總投資約600萬元,其中產業發展扶貧資金80萬元。通過產業扶貧園項目的實施,不但拉動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高了土地綜合利用率和經濟效益,還解決了無勞動力家庭戶種田難問題。同時,政府每年收益資金15萬元用于貧困戶產業扶貧帶動,2016年89戶233人脫貧戶人均分紅500元。”孫廟鄉負責人向記者介紹:“2017年,我們還通過類似的合作模式,與淮南市莓之源草莓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將40萬元產業扶貧項目資金投入到大棚草莓種植項目中,該項目為2017年91戶157人脫貧戶人均分紅500元!
鄉村振興,擺脫貧困是前提,產業興旺是重點。采訪中,記者從謝家集區了解到,近年來,該區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建設特色鮮明、效益顯著專業村”的思路,堅持以鄉村振興引領產業扶貧,大力實施“一鎮一品、一村一品、多村一品”戰略規劃,圍繞龍蝦、草莓、葡萄、食用菌、瓜果蔬菜等農業產業點面結合進行布局,建設了孫廟鄉龍清灣稻田龍蝦養殖基地、楊公鎮草莓種植基地、孤堆回族鄉蔬菜大棚基地等一大批特色產業基地,增強了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引導貧困戶參與產業發展,有效帶動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謝家集區相關負責同志向記者介紹:“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做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與產業扶貧的有機銜接,深化龍頭企業與貧困戶結對幫扶利益聯合機制,培育壯大村集體經濟產業,力爭在鄉村振興中打贏脫貧攻堅戰,以打贏脫貧攻堅戰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堅實的基礎!
(通訊員 柏發濤 朱沛國 記者 蘇強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