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臺縣尚塘鎮落實林長制工作側記
“路旁綠樹成行,街道綠蔭點綴,走在家鄉的大街小巷,廣袤田野,滿眼綠色真是大變樣,環境美了,心情也自然舒暢多了……”這是鳳臺縣尚塘鎮外出務工返鄉村民盧從喜的感受,他家周邊幾近光禿的盧井大溝上新植的垂柳和紫薇已經煥發綠色生機。
尚塘鎮近年來綠化造林取得的成效,歸功于該鎮落實林長制取得的工作實效。
尚塘鎮全域面積62.9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20%,有600畝以上防護林4個。林長制工作實施以來,鎮黨政主要領導分別擔任總林長和副總林長,設鎮級林長4人、村級林長16人、護林員63人。該鎮遵循尊重自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創新發展、黨政同責、部門聯動、嚴格考核,全面推進林長制工作落實。
圍繞“五個結合”助推林長制落實
尚塘鎮按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目標,把林長制做好五個結合: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利用美麗鄉村建設中綠化工程項目,合理設計規劃,整合資金提升中心村綠化水平,積極推進森林村莊創建活動,使美麗鄉村建設與造林綠化工作實現雙贏;與農村道路提升工程相結合。依托農村道路提升工程新建路網,及時更新新建沿路兩側林網林帶,做到“道路修到哪里、林網建到哪里”,年內新建農田林網2000畝,有效地解決了林木栽植地塊難尋的問題,落實造林綠化工作任務;與鄉村振興相結合。按照實現鄉村振興戰略中提出的“生態宜居”為抓手,廣泛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今年義務植樹9.2萬株,實現見縫插綠、應綠盡綠,推進林業增綠增效行動;與河長制工作相結合。在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的基礎上,利用主干河流壩堤兩側均有林網林帶的特點,由河長兼任林長,做到“一河一林一策”,將巡河與護林相結合聯手管護,節本增效,實現“水清、岸綠、景美”;與綜治網格相結合。在規;瘜B毠茏o基礎上,發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網格化管理優勢,管人管樹兩不誤,做到“林木栽到哪里、網格就延伸到哪里”,杜絕亂砍濫伐林木、亂占亂用林地現象,實現林業資源保護目標。
劃分五大林片 破解管理“五化”
尚塘鎮通過林長責任區森林資源狀況摸底調查,將全鎮區域劃分五大林區片帶,即茨淮新河(尚塘段)南岸防護林、308省道尚塘段(含永幸河)森林長廊、港河(尚塘段)沿岸防護林、濟祁高速(尚塘段)森林長廊和盧井大溝馬大溝防護林帶。責任區范圍縣、鎮、村三級林長共34人,造冊明細,任務明晰,讓全鎮干群看到了希望,形成了共識,增強了信心。盧井大溝防護林帶村級林長、縣人大代表、龍廟村黨總支書記樊孟偉在調研河道水體清理情況時,發現自己責任區內溝坡綠化樹木缺棵斷帶現象嚴重,及時向鎮級林長匯報情況后,鎮里不惜重金重新補植了垂柳和紫薇樹種,目前一片蔥綠。
通過實行林長制聚合了力量,有效破解了林業生態建設理念淡化、職責虛化、權能碎化、舉措泛化、功能弱化“五化”問題,找到了推動林業健康發展的渠道和辦法,林業生態建設得到加強,群眾護林護綠意識得到提高,林業發展活力得到激發。
聚焦“五綠” 提質增效
該鎮積極打造林長制提質增效品牌,竭力聚焦“五綠”做好文章。抓“增綠”,在造林覆蓋率的基礎上,繼續見縫插綠,做好農林綠化、農村房前屋后植樹、壩坡植被恢復等擴綠工作;抓“管綠”,創新借用環保高科技監控方式,形成全覆蓋的網格化管理;抓“護綠”,增強全民護林意識,齊抓共管守護綠色;抓“用綠”,堅持綠變產業、產業變綠,積極推進林下經濟,以黃圩村晚秋黃梨經果林基地為發展方向,實現與花生、大蒜、瓜果間作套種,發展名特優農產品、中藥材等田園新興業態,獲取更大的收益;抓“活綠”,用改革的辦法、市場的辦法解決林業發展中的現實問題,因地制宜,激發林業活力。
(記者 劉銀昌 通訊員 劉長明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