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上午,有市民撥打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電話,稱她所居住的金灣香都小區里私拉電線問題嚴重,幾乎每幢樓前都垂下好幾條電線用來給電動車充電,她感覺無論是對于在樓下玩的孩子,還是小區居民來說都是安全隱患。
現狀:每幢樓前至少有一根電線
接到電話后,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于當日下午趕到金灣香都小區。一進小區大門就看到一位帶著孩子的女士正在樓下停放電動車,就在她停放電動車的地方有一根電線從2樓引出垂在地上,停好電動車后,便直接把插座與插頭相連。這幢樓,每一個單元都會有不同顏色的電線垂下來。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在小區里轉了一圈,發現幾乎每幢樓前都有電線垂下,有一個單元甚至是每層都有電線垂下來。
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隨機走訪了幾位帶著孩子在樓下玩的老人,他們對于私拉電線充電的事情說法不一:有的說電動車的電池那么重,總不能天天抬上抬下吧;有的則認為這樣充電太危險,因為小區里都是草坪,萬一著火就是大災難。不過,這群老人統一說法是:“我們不會讓孩子去那邊玩,萬一孩子被電著了怎么辦?”
說法:小區里沒有充電樁
正在給電動三輪車充電的王師傅一聽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問的是給電動車充電的事,當即表示:“我知道這樣拉電線充電危險,但是沒有辦法,小區里沒有充電樁,我這腰不好,一個60多歲的人,總不能天天把電池從五樓抬到一樓吧。”
另一位剛剛給車充完電,正準備騎車出小區的女士則表示,自己一個女人在家帶孩子,哪有力氣天天抬著電池樓上樓下跑,她也知道這樣危險,所以只能自己注意點,每次充完電就把電線收回去,時常檢查一下插排和電線是不是有損壞。
對于充電這件事,一樓住戶張先生說,從樓上拉電線給電動車充電雖然方便,但很危險,拉電線的住戶只考慮方便自己,卻不考慮電線的承重能力和線路安全問題,一旦漏電,后悔都來不及。
提醒:私拉電線有隱患更要承擔法律責任
目前,不少新建小區都建有集中充電場所,有些老舊小區卻沒有。為了給電動車充電,老舊小區的居民只好選擇私拉電線,這給小區安全埋下隱患。
供電部門表示,私拉電線隱患多,安全問題不可小覷。居民私拉的電線沒有加裝防護設施,電線在懸空狀態下極易與墻體摩擦導致線體磨損,引發漏電事故。此外,私拉的電線還容易短路,引發火災。
按照有關規定,供電設施發生事故后,按供電設施產權歸屬來確定法律責任。也就是說,誰拉的電線引發事故,誰就要承擔法律責任。
同時,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從消防部門了解到,對于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存放和充電場所,消防法也有相應的規定。在居住建筑物的公共走道、樓梯間、門廳內給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充電,由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或公安派出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會處罰款。
圖:正在充電的電動車。
(記者 王玲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