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臺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決策部署,突出問題導向,聚力創新攻堅,以改革破解發展、厚植發展優勢,抓實“群眾獲得感”,不斷鞏固提升改革成效,全力推進任務落實。
鳳臺縣發展動能不斷積聚,2017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家、產值超億元企業20家、省“專精特新”企業2家,“兩化” 融合示范企業1家。實施“一區兩園”體制改革,調整開發區主導產業,優化產業定位和功能分區,切實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和產業集聚功能。將市級智能裝備制造產業集聚區建設作為年度“一號工程”,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加速集聚,鼓勵以恒遠電子、四德節能為代表的裝備制造業升級體質,支持國力制造裂變式發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12億元,稅收突破3億元。
“電商鳳臺”穩步推進,形成河東的“億聯電子商務產業園”和河西的“智谷電商物流產業園”“比翼齊飛”的電商產業園格局,智谷列入“電商安徽”重點項目,電商“兩園”入駐企業40家,線上交易額突破5億元,增長43%。依托電子商務產業園打造電商眾創空間和孵化基地,入駐電商企業20家,小微電商創業團隊10個。制定印發《鳳臺縣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全覆蓋工作方案》,建成電子商務進農村縣級公共服務中心、物流配送中心,郵樂購等電商企業各類網點330家,實現村級全覆蓋。朱馬店鎮聯民、太廟等村充分利用美麗鄉村建設的契機,積極打造新型電商村。
不斷完善政策性擔保體系風險控制機制,健全財政存量資金清理收回、財政資金使用審批等制定,實現年度存量到期政府債務置換全覆蓋。全面推行“多證合一”,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實現全覆蓋。深化“放管服”改革,審批服務,創優“四最”營商環境。2017年,全縣新增民營企業1210家、個體工商戶3498戶,完成“個轉企”36家。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成“一鎮一村”“三變”改革試點,盤活農村資源、資金。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確權通過省級驗收。推動土地確權成果在土地流轉、耕地保護、三資管理等領域綜合作用,推廣完善“勸耕貸”業務,有序實施農村集體土地“三權分置”,新增土地流轉面積2.6萬畝。創新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機制,規范農村宅基地審批,提高監管水平。科學開展農業“兩區”劃定,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2.6萬畝,確保糧食安全。
建立五大促融機制,實施財政促融工程,發放財政促融貸款12億元。成立全省縣域首家資產管理公司國厚州來公司,州來觀歌公司發放過橋貸款15.6億元。成功發行城投債,直接融資12億元。設立4只基金,撬動社會投資12億元。組建州來集團全資子公司13家、控股子公司5家,完成融資20.2億元。累計發放小額農戶信用貸款5.4億元。基金合作組織信用貸款9286萬元,農地抵押信用貸款5000萬元,發放“勸耕貸”擔保貸款1.3億元,全省領先。
制定印發《鳳臺縣知識產權強縣建設實施方案》,新增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6家,高新技術企業3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0.9億元,增長17.4%。設立5000萬元天使基金,備案國家星創天地1項、省科技企業孵化器2家。六合同心等3家企業獲得省科技創新獎勵。自主研發、引進培育、轉化應用各類科技成果136項,獲國家科技成果鑒定2項。專利申請量增長36.6%,有效發明專利156項,萬人擁有量2.66件,皖北縣域創新高地加快形成。
(記者 劉銀昌 通訊員 朱紅穎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