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田家庵區東苑小區的劉富軍大爺一直是龍湖菜市場的常客,對食品安全十分謹慎的他,每回買菜都要在不同的攤位間挑挑揀揀。“小青菜要買帶些蟲眼的,農藥殘留或許少些;黃瓜也不能買賣相太好看的,說不準里面就有激素;藕節我也不愛買雪白漂亮的,誰知道有沒有特殊處理過……”說起自己的“買菜經”,劉大爺總是一套一套的。要問他這都有啥科學依據?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就說:“反正這樣買菜,心里踏實些。”自打一年多以前,龍湖菜市場開設“食品快速檢測室”,劉大爺可高興了,時不時就提溜著自個的菜去做個檢測。“以前只能憑感覺,現在有了科學依據,就更放心了。這個檢測室建得好,實實在在為咱老百姓辦實事呀!”劉大爺感慨地說。
“食品安全大于天”。食品安全的監管一直是老百姓關注的話題。近年來,我市緊鑼密鼓完善措施、健全機制,力求將食品安全的監管落到最實處。讓監管的觸角最大限度地向基層延伸,也是我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一直努力的方向。
為構建食品安全初級“過濾網”,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2016年,我市確定新的食品安全民生工程任務:建設13個鄉鎮食品藥品監管所食品檢驗室和24個食用農產品市場快速檢測室。通過一年的努力,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鄉鎮和農貿市場建立了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體系,構建了食品安全初級“過濾網”。37個項目按照快速檢測抽樣、檢測、公示、后處理等程序,完成初篩食品40000余批次,做到了重點品種入市隨檢,并逐步向實現市場內所有經營戶、所有食用農產品品種的抽檢全覆蓋推進,對保障群眾飲食安全起到了積極的作用。2017年,我市再接再厲,又確定了15個食品藥品監管所食品檢驗室和11個集貿市場食品快速檢測室的建設任務。截至2017年8月份,我市2017年26個民生工程目標任務全面完成。至此,全市共建成食品安全民生工程項目63個,重點開展蔬菜、水果、肉、魚等食品中的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非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等項目篩查,覆蓋面廣、基層服務能力加強。“海底撈”式的“貼身”食品安全檢測服務為人民群眾筑起了一道堅實的健康防護墻。
在食品安全民生工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在成立職能完備的組織領導機構,制定切實可行、科學細致的實施方案,并在層層分解任務目標、責任到人的基礎上,多渠道加大宣傳力度,多措施提升監管水平,確保了此項民生工程的順利實施。為保證食品安全民生工程的有效正常運行,提高管理水平和發揮工程作用,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還出臺了《進一步健全完善食品安全民生工程建后管養工作機制的意見》,制定了民生工程建后管養的責任落實機制、民生工程建后管養的資金投入機制等;會同市財政局印發《關于加強食品安全民生工程項目建后管養的通知》,全面推進購買社會服務,落實建后管養經費等,確保食品安全民生工程長效運行。我市還通過不定期地開展民生工程“回頭看”活動和年終定期考核對已建成項目推進購買服務、落實建后管養經費情況等進行考評,考核結果納入年度食品藥品安全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得分。
2018年,我市又確定了25個基層食品檢驗檢測室的食品安全民生工程任務目標,也是我市開展此項建設的最后一年。這一個個檢驗檢測室密織起了一張遍布全市的食品安全初級“過濾網”,堅定不移地守護著老百姓的“舌尖安全”。
(記者 賈靜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