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興商、人才強商、項目立商,市商務部門緊扣商務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提早謀劃,搶抓開局,一季度交出喜人答卷——開門紅!商務經濟起步向好亮點紛呈
商業,對于一座城市而言,是活力的象征,亦是發展的引擎。
今年以來,在國外市場低迷和國內消費市場疲軟的雙重因素制約下,我市商務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緊扣商務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積極實施科技興商、人才強商、項目立商“三大戰略”,提早謀劃、搶抓開局,商務經濟持續向好發展:
——全市進出口增長101.83%,增幅居全省第1;
——全市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4%,增幅居全省第5;
——全市實際到位外商直接投資增長9.6%,較去年同期上升2個位次。
日前,來自市商務局的一組組數據,完美詮釋了我市商務工作今年來取得的驕人成績!
招商引資精準發力
緊盯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重點區域,舉全局之力,繼續開展招商引資突破年活動,積極收集招商引資和產業轉移信息。加大走出去力度,有的放矢開展精準招商,市政府分管負責同志親自率隊,赴臺州、宿州等地開展二手車交易市場、廢舊汽車回收、特色商業街等招商活動。北京臺州商會、南翔集團等客商相繼來淮考察,銀泰百貨等一批商業綜合體正在洽談引進。
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市商務部門以開展項目建設提速年活動為抓手,健全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的協調調度機制,堅持一切保障為項目服務,牽頭加快推進16個市級重點項目謀劃提速、開工提速、建設提速、達產提速。
借力會展招商不遺余力。我市出臺了《加快展覽業改革發展實施方案》,加快和促進我市展覽業高質量、高效益和可持續發展,培育會展經濟盡快成為我市新的經濟增長點,更好服務于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淮南建設。2018世界制造業大會和2018中國國際徽商大會項目是我省改革開放以來舉辦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一場盛會,我市充分利用這次高規格招商平臺,穩步推進邀商、招商、項目簽約等前期工作,加強與國內外生產、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市場的對接,力爭辦出特色、辦出影響、辦出水平。
社會消費釋放潛力
消費在促進經濟增長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市商務部門堅持擴消費、惠民生,順應居民消費個性化、多樣化發展趨勢,在完善消費供給、創新流通方式、優化消費環境等領域發力,全方位釋放消費潛力,加快推進消費升級。1-2月份,全市限額以上商品零售額24.8億元,增長14.3%,占限上零售額的比重為94.8%,主導地位突出;餐飲收入1.4億元,增長8.7%,增速同比提高3.1個百分點。網上零售增長迅速,成為市場消費的最大亮點,全市限上單位累計實現網上商品零售額3080萬元,增長37.6%,為傳統商貿業注入互聯網動力。
消費穩步增長,得益于流通主體的不斷壯大。市商務部門強化政策支持,對重點企業經營情況摸底調研,召開了重點商貿流通企業座談會,起草了《關于支持商貿流通業發展的意見》、《電子商務專項資金實施細則》等商務政策文件,重點加大對限上商貿流通主體的培育支持。今年以來,各級商務部門摸排了132家潛力企業,形成重點培育企業庫并及時跟蹤,前2月全市已新增入庫限上企業76家,有力支撐了消費增長。
開放發展注入活力
新春伊始,市商務部門抓住國際市場需求回暖的機遇,積極引導企業參加第26屆華交會等境內外展會,在鞏固亞洲、歐美等傳統出口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實現出口市場多元化。1至2月,我市與亞洲市場進出口3580.3萬美元,增長3.6倍。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2522.34萬美元,增長3.6倍,進出口總額占全市進出口額的57.61%。
《關于淮南市“十三五”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的實施意見》、《淮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推進“走出去”戰略的實施意見》、《2018年市級外貿促進政策》,一系列政策紅利釋放有效提振了全市外貿營商環境。
同時,市商務部門深化“四送一服商務工程”,開展“一企一策”活動,積極協調國稅、海關、商檢等部門,幫助企業解決退稅、融資、通關、物流、結匯等問題,一系列務實舉措構建了新型政商關系,優化了“四最”營商環境,為我市開放型經濟發展營造了便利化貿易環境。
1至2月,全市機電產品進出口1284.17萬美元,增長523.11%;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126.22萬美元,增長148.33%;紡織服裝進出口267.35萬美元,增長83.96%;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39.12%;加工貿易進出口增長156.57%……這組數據背后,折射出的是淮南對外貿易結構更加優化、對外貿易市場更加多元、對外貿易業態更加豐富。
(通訊員 吳剛 記者 周玲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