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創新能力、增強發展動力、擴大帶動張力。新春伊始,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鉚足動力再出發,朝著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15%的目標,奮力前行。
2018年,淮南經開區更加注重創新發展,促進產業轉型。推動3平方公里大健康產業園和信息技術產業園建設,加大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激發創新創業活力。落實《關于支持企業創新發展提質增效的若干意見》,促進煤機制造業等傳統產業企業轉型升級,加快實體經濟發展,力爭全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15%,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0%;更加注重開放發展。堅持招商第一要事,創新招商方式,推行招商顧問和招商代表制度,聚焦深圳、杭州等重點區域,瞄準龍頭企業,努力在引進戰略性大項目、引領性大企業上有新突破。積極跟蹤洽談盾構生產基地、中至信農產品物流大市場等30余個項目,促進項目加快簽約、盡快落地。堅持經濟工作項目化、項目工作責任化,加快推進貴州益佰健康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力爭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資增長15%以上;更加注重協調發展。確保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5%以上,推進道路加快建設,配合做好中興路等市政重點工程建設,推進標準化廠房竣工投用,新開工約1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建設。堅持產城融合,加強與安徽農墾集團及淮南農場的合作,大力發展商貿、物流等現代服務業,加快推進萬創網云小鎮等重點項目,拓展發展空間,增強園區承載力和吸引力;更加注重綠色發展。突出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加強大氣污染防治,繼續開展園區ISO14001認證,不斷提升環境管理水平。堅持按照“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標準選擇入園項目,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中科盛聯、北新建材、中潤熱力等企業發展;更加注重共享發展。扎實推動民生工程和“六城同創”,制定并實施戴廟村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積極預防和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全員聘任(聘用)制和績效考核激勵機制,激發干部隊伍生機活力。
(記者 柏松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