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新目標,展現新作為,邁進新時代,淮南高新區鉚足干勁再發力——聚合磅礴力 開啟新征程
黨的十九大指出“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淮南高新區在新時代加速路段放力馳騁——
這里正按照十九大報告中“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的要求,把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作為主攻方向,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聚焦發展大數據、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等特色主導產業,打造“實力高新”。
這里正按照十九大報告中“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的要求,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全面營造有利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態,深入推進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打造“創新高新”。
這里正依照十九大報告中“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的要求,創新完善人才引進培養機制,大力引進集聚掌握核心技術、高水平戰略科技人才及團隊,充分激發園區內各類人才的潛力和活力,打造“人才高新”。
這里正按照十九大報告中“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要求,持續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強化城市基礎設施、美化自然生態環境,提升城市服務功能,打造“魅力高新”。
正是有了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明確的這一個個奮進方向,淮南高新區的發展有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動力。
走進高新區,記者處處能感受到這里的建設者、投資者和創業者,被這份總攬全局、氣勢恢宏的報告所深深觸動的心弦。
“創新驅動”源源添動力
“大家伙兒收聽收看了十九大報告后,每個人就像打了一針‘強心劑’。”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這讓中科院等離子體所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科技工作者們深受鼓舞、干勁十足。“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核心技術只能靠自主創新來實現,我們科研人員會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科研人員韓厚祥表示。
中科院等離子體所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是省政府與中科院全面創新合作的三大平臺之一,中心主要進行聚變新能源及其他新能源領域關鍵技術的研發。項目完成后,將建成國家級新能源研究中心,形成8—10家新能源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和年銷售收入30億元的產業規模。中心綜合處副處長鄧九安告訴記者,“目前,項目研發區一期已投入使用,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承接了很多科研任務,同時也將與淮南地方經濟發展結合,尤其是特種焊接技術、智能裝備研發等,將會對地方經濟發展發揮作用。”
今年10月,位于高新區的市科技孵化器第一批入駐企業正式進場。項目招商引資計劃入駐企業15家。目前,科技孵化器簽約項目有兩批次共11家。
高新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高新區管委會將持續跟蹤企業進展情況,極力增強服務能力,努力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環境,促成孵化企業早日入駐生產,把這里打造成創新藍海、創業沃土、創客樂園。
科技孵化成就“雙創夢想”。目前,高新區企業已獲得各類專利40個,軟件制作權57個,“融合、協同、共享”的雙創生態環境正在形成。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把創新稱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高新區負責人表示,高新區應該是創新最活躍、應用最廣泛、輻射帶動作用最大的創新區域,我們一要堅持國家高新區的發展標準,提升創新能力;二要立足區域發展層面,成為淮南創新發展的示范區和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紅色引擎”頻頻激活力
位于智慧谷內的安徽萬維衛星數據應用有限公司是一家基于衛星遙感影像的空間地理信息服務公司,去年公司被評為“淮南市大數據產業龍頭企業”。工作室里,衛星數據處理員余龍奎辦公桌上的“黨員示范崗”紅色牌子格外引人注目。余龍奎說:“我還是數據一部黨員責任區的責任黨員,我們公司通過開展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黨員奉獻日、結對幫扶等活動,助推企業加快發展。”
“紅色引擎”增添活力,同頻共振共促雙贏。對此,同樣落戶在智慧谷內的樊仁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顏廣感同身受。他告訴記者:“我們公司今年6月成立了黨支部,公司黨建帶動了公司文化的發展,我們將繼續把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有機結合,充分發揮黨組織在企業發展中的政治引領作用,發揮好黨員在企業發展中的先鋒模范作用。”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戰斗堡壘。“提升組織力,就必須要把黨員有機組織起來,把黨員的作用發揮出來。高新區將落實好十九大精神,深刻領會黨的建設新要求,持之以恒地推進各領域基層黨建工作,把加強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抓實抓好”。淮南高新區負責人表示。
“轉型征程”處處彰潛力
今年以來,高新區堅持以創新發展理念為指引,以開展項目攻堅年和招商引資突破年為抓手,細化工作舉措,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保持全市領先。至今年10月份,淮南高新區實現財政總收入6.35億元,增長48.8%,為年任務的12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8.96億元,增長31.5%,為年任務的83.8%。
未來五年,是淮南高新區實現加快發展的關鍵階段。
深學善用新思想,高新區將學習精神貫穿到高新區現代化建設全過程,黨的建設各方面,全力將高新區打造成新時代興旺宜居智能富裕的新城。
淮南高新區負責人表示,“我們將按照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三年大見成效、五年基本建成的要求,緊緊盯住創建國家高新區這個目標,利用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等新動能,從根本上推動經濟發展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增強新區經濟的創新力、競爭力,實現新區在創新驅動發展上的引領和示范作用。到2022年,實現固定資產投資突破230億元,財政收入突破13億元,各類孵化器、加速器建設面積突破80萬平方米,集聚科技型中小企業500家以上,建成省級以上研發機構30個以上,實現新時代要有新作為。”
(記者 張靜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