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在謝家集區孫廟鄉劉郢村采訪時,年過七旬的貧困戶劉永華高興地告訴記者說:“俺年紀大了,不能向年輕人一樣出去打工掙錢了。但政府對俺很照顧,給俺家安上了光伏發電板,俺幾乎每天都能有收益,這樣的政策真好,俺打心眼里高興!”
“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的光生伏特效應,將太陽能轉變成電能,既節能又環保。只要有太陽,就可以發電,平常無需花人力管理,有著見效快、收入穩、收益期長的優勢。”在村集體光伏發電站旁,看著眼前一排排閃閃發光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板,劉郢村負責同志高興地向記者介紹說:“我們村現在已經建成了一座60千瓦的光伏發電站,預計1年可為村集體帶來近6萬元的經濟收入。下一步我們還將進一步推進戶戶聯建光伏扶貧電站建設,來增加貧困戶家庭的收入。”
“自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謝家集區主動適應和把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要求,充分發揮光照資源強、閑置屋頂無遮蔽的優勢,把光伏扶貧作為了主攻方向和重要手段。”采訪中,謝家集區發改委負責同志告訴記者說:“區里不僅成立了光伏扶貧領導小組,制定了詳細工作方案,還專門抽調人員定期開展電站建設進度專項督查,對工作落實不到位、項目建設進度慢的單位派發督辦單,專項督查為光伏扶貧項目有力推進提供了保障。”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截至目前,謝家集區已建成光伏扶貧電站9座,并全部實現并網發電,累計容量達738千瓦,預計年收入可達60余萬元。其中3座村級獨立電站,幫扶村級規模180千瓦,6座戶戶聯建電站,幫扶戶用規模558千瓦,可惠及232戶貧困群眾。到2018年底,該區共計劃建成16座光伏扶貧電站,總裝機規模可達949千瓦,342戶貧困戶可實現光伏并網,光伏扶貧將給更多的貧困群眾帶來“陽光收益”。
(記者 蘇強 通訊員 柏發濤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