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公證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紀實
經濟建設發展需要公證,買房需要公證、固定證據需要公證、遺囑也需要公證……隨著時代的發展,“公證”在淮南人民的生活中擔當起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今年以來,我市公證工作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技能,以服務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為核心,以服務民生工程為依托,著力服務法治淮南建設,讓“公證為民”的核心理念在細致的服務中形成一道道靚麗的“風景”。
履職篇:圍繞中心,有為有位
“以前,很多人認為公證與自己的生活很遠,當事人對公證的應用是被動的,缺乏依法維權意識。”市司法局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公證事業深入發展,人們逐漸明白,作為一項重要的預防性司法證明制度,公證已走進我市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從政府采購、房地產、金融,直到我們身邊的婚前財產公證、遺囑公證、學歷證書公證等方面,無所不及。
為淮南第二氣源高壓燃氣供氣管道工程項目建設辦理地上附著物保全證據公證;
為淮河孔李大橋工程項目建設辦理了涉及130余戶群眾安置的征地拆遷保全證據公證;
為謝家集區涉及80余戶群眾的棚戶區改造項目辦理拆遷安置選房抽簽現場監督公證;
為上鄭廣場建設項目違建房屋拆遷辦理7件保全證據公證;辦理42件涉及金額近5億元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拍賣掛牌出讓現場監督公證……
今年以來,我市公證工作以舊城改造、公租房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項目建設為龍頭,認真做好征地拆遷相關的文書送達、物品清點、房屋丈量等保全證據公證工作。在眾多公證工作中,無一差錯,確保工程順利推進,確保了安置群眾順利搬遷,維護了社會的穩定和安寧。
服務篇:公正為民,為民公證
淮南籍徐女士,家住馬來西亞吉隆坡。因事急需辦理淮南的房產抵押登記委托,但身為高齡產婦的徐女士卻無法來回奔波。急人之所急,我市的公證人員不遠萬里直飛吉隆坡,登門辦理公證手續,讓徐女士一家非常感動。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老百姓的公證需求不斷增多,公證已介入尋常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市正誠公證處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非訴訟手段,公證不光可以預防糾紛、減少訴訟,更體現著濃濃的為民情懷。”
在涉外的勞務輸出過程中,公證人員為前往巴拿馬、沙特、土耳其等國家的勞務人員辦理無犯罪記錄、學歷、工作經歷公證1850多件,制作的公證書發往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為解決老年人、殘疾人和監獄服刑人員等特殊群體行動不便、無法親自來公證處申辦公證的難題,公證處提出“只要老百姓需要,隨時上門服務”的新舉措。全處公證員積極為特殊群體提供優質公證法律服務,較好地解決了年老體弱、行動不便和監獄服刑人員無法現場辦證的問題,充分顯示公證服務為人民的理念,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和肯定,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今年以來,免費辦理公證法律援助案件15件,為70周歲以上的老人免費辦理遺囑公證28件,為困難群眾和小微企業減免公證費近200萬元。
目前,我市正在籌建西城公證辦證點,將于明年1月1日建成投用。屆時,將為壽縣、謝家集區、八公山區的群眾辦理公證提供方便。
突破篇:創新舉措 惠及民生
5月5日,市中級人民法院與市司法局攜手合作,聯合下發了《關于公證機構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執行有關問題的通知》。根據通知,一旦債務人不能履行合同,債權人就可依據公證機構出具的債權文書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此項創新制度的推行,有效化解了金融風險,預防了社會矛盾,減少了訴訟成本,蚌埠、六安等地紛紛前來取經。
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公證需求,市正誠公證處不斷出臺各種惠民、便民措施,提高辦事效率,開辟辦證快捷通道,在創新中穩固前行。
11月14日起,市正誠公證處與公安、民政、國土、房產等部門對接聯網,對婚姻、戶籍等登記信息查詢實現共享共用,讓廣大群眾在辦理公證時,變“辛苦跑斷腿”為享受“一站式服務”,實現了便民利民人性化。
11月19日是星期六。蘇先生專程從上海趕回淮南,因戶口遷移問題,急需辦理出生證明公證。從公證員,到財務、審批,公證處五名工作人員密切配合,共同發力,蘇先生當天就拿到了公證書。讓蘇先生不住感慨的便利,正是市正誠公證處推出的“365”公證服務承諾。
由于工作的繁忙,很多人在工作日不能前來辦理公證,外地的淮南籍人士也只有在周末才能回淮辦理相關手續。為此,市正誠公證處創新工作方式,推出“365”公證服務承諾,全年辦理公證,給群眾辦事提供更多便利。
為政府排憂解難,為群眾真情服務,截至11月15日,我市共辦理9827件公證事項,在服務淮南經濟發展、維護和諧穩定的道路上鏗鏘前行。
(記者 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