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綜述
一座文明的城市,必然也是一座崇尚誠實守信的城市。我市在創建省級文明城市過程中,把大力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作為展示淮南文明城市本色的新舞臺。隨著一系列工作機制的完善、一項項政策文件的實施、“信用淮南”網站即將上線運行,全社會誠信風尚日益形成,誠信核心價值觀正從柔性約束向剛性要求不斷邁進,誠信之光正閃耀在城市的各個角落。
完善頂層設計 多管齊下全面啟動
無信不立,于個人,于企業,于城市,都是如此。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各級各部門共同推進。特別是今年,我市從完善頂層設計入手,政府主導,多管齊下,全面啟動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成立了淮南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任總召集人。司法、宣傳、發改、人民銀行等40余家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各部門、各單位協同一致,一系列信用體系建設政策文件先后印發并實施。《淮南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淮南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6-2020年)》、《淮南市公共信用信息征集共享使用實施細則》等政策文件,圍繞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對信用信息記錄和共享、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和明確規定。抓住制度層面這個著力點,使我市全社會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建設站在了更高的起點上。
加快平臺建設 推進信用信息互聯共享
守信者得益,失信者失利。一座城市誠信風尚的培育,要從構筑誠信社會開始。加快建設“信用淮南”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就是把過去散落在各個部門、單位的信用信息統一到一個信息共享平臺上,實現守信、失信信息查詢公開,不但對那些失信單位、企業或個人產生極大負面影響,同時增加了守信群體珍惜信用的高度自覺。
目前,全市公共信用信息目錄編制進入最后沖刺,全市近50家單位上報的信息目錄處在反饋意見階段;“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等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在有序推進,對新設立的法人和其他組織,在注冊登記時發放統一信用代碼,建立統一信用代碼與舊注冊登記碼“一一對應”的映射關系;包括“一網三庫一平臺”(即“信用淮南”網站、企業信用基礎數據庫、個人信用基礎數據庫、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和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務平臺)的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務系統正在加快建設。“信用淮南”網站已基本建成,將在年底前完成與省級信用信息平臺的互聯互通。隨著各個數據庫的建設完成,信用信息查詢也將在明年逐步推進。屆時,只要鼠標輕點、手指微觸,失信行為將無處遁形,失信者也將為其失信行為付出沉重代價。
營造濃厚氛圍 逐步構建誠信獎懲機制
誠信,既是文明城市應有的品質,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涵。當誠信精神融入城市發展的血脈、成為市民的生活態度時,城市的夢想也就有了最堅固的磐石。
為此,我市始終堅持多渠道、多方位構建誠實守信、珍惜信用的宣傳氛圍。每年通過“3.15消費者權益日”、全國法制宣傳周、征信宣傳進校園、征信知識演講比賽等形式,褒揚誠實守信先進人物,宣傳信用建設相關訊息,引導廣大公眾參與到誠實守信、珍惜信用的實踐中去,在全社會營造出人人學典型、人人講誠信的良好氛圍,進一步點亮誠信淮南的城市品牌,為建設文明城市和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和活力。
立足褒揚誠信、懲戒失信,在全社會形成“守信處處方便、失信寸步難行”的氛圍,我市著手加快建立“紅黑榜”制度、失信行為懲戒等工作。在“信用淮南”網站正式開通運行之后,我市將在網站上開設信用“紅黑榜”,定期發布信用信息,將誠信榜樣企業列入紅名單,失信企業及其法人代表列入黑名單,公諸于眾,并共享網絡,市民可實時查詢。對失信被執行人,在公共資源交易、安全生產、政府投資工程、建設項目立項和規劃等領域給予嚴格限制。而那些講誠信、沒有違法違規記錄的紅榜企業,在日常監督、行政許可、資質等級評定等方面,也會獲得優先安排和重點支持。
隨著我市文明城市創建的不斷深入,誠實守信也必將成為全民的自覺性行為規范,誠實守信正升華為助力我市轉型發展的強大推進劑。
(記者 謝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