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庵區推進文明城區創建綜述
“為了您的安全,請遵守交通規則!”這是10月9日上午,記者在淮河大道與洞山中路路口,看到志愿者開展文明交通勸導的一個鏡頭。
在推進省級文明城市和省級文明城區創建過程中,田家庵區始終堅持“創建為民”的核心要求,采取一系列的創建舉措,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營造氛圍,宣傳引領,提升市民文明素質
田家庵區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不斷強化宣傳引導,讓創城工作入腦入心,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質。
在高速路口、工地圍擋、公園廣場、馬路綠化帶……500余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公益宣傳板牌,成為田家庵一道亮麗風景,使之知曉于千家萬戶,融入文明城區創建的宏大實踐。
全方位打造志愿服務廣場,通過開展常態化志愿服務活動,營造濃厚的志愿服務氛圍,全區學雷鋒志愿者、城管志愿者等注冊人數近5萬人、志愿服務隊124支,他們積極從事各類志愿服務,用自己的力量為社會送上溫暖。
田家庵區連續多年舉辦全區讀書月、中小學生經典誦讀大賽,中小學經典誦讀活動連續多次作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測評工作模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校園、進課堂,在校園范圍內形成正能量,讓每個學生都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激發向上向善的力量。從被習近平總書記點贊的為韓國患者捐獻骨髓志愿者張寶,到發動聽眾一起做慈善、用電波實現公益夢想的愛心主播崔江江。今年以來,田家庵區涌現出全國道德模范1人、“中國好人”2位。在全國精神文明的星空里,田家庵區星光閃耀。同時,評選田家庵好人20名,當選淮南好人8名,提名安徽好人2名。
創建為民,改善民生,釋放文明創建紅利
投入4600萬元,全面完成45個老舊小區綜合改造,使這些老舊小區的8萬多群眾從“憂居”邁向“宜居”。
老舊小區改造,是該區創建為民的最好體現。
“文明城市創建,要體現為民宗旨,實實在在地辦實事、辦好事,讓城市更加美好、社會更加和諧、人民更加幸福。”這始終是田家庵區創城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提升交通環境,區城管執法局全面啟動泊位施劃工作,先后在洞山大道、人民北路、國慶西路、湖濱路等多條路段施劃泊位4000余個,進一步緩解城區停車壓力;完善城市公共服務功能,把與創建文明城市關系最大、讓群眾直接受益的市政道路、公園綠地和公共設施建設作為重點,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改善農村環境,以建設美麗鄉村為主題,全面推行了農村環衛市場化管理,環衛專業保潔實現城鄉全覆蓋……
完善設施,科學管理,筑牢文明創建基礎
在創城過程中,田家庵區大力完善城市公共服務功能,創新城市管理,加強市容環境整治,不斷提升城市品位。
大力推進城區主次干道基礎設施建設,疏通全區交通的“主動脈”,提高道路交通通達程度。
開展綜合整治。重點整治占道經營、私搭亂建、違章停車、亂堆亂放、夜市排檔等城市頑疾,據統計,8月份以來,全區累計出動城管環衛人員6萬余人次,出動機械500臺次,開展大小整治行動近400余次,市容環境面貌迅速改觀。
創新城市管理。數字城管,助推城管效能大提升;“西瓜地圖”,方便瓜農西瓜銷售;城管志愿者,疏通城市道路、開展宣傳勸導;政府購買服務,探索實施城市道路管理和農村環衛市場化……一大批群眾反映強烈的“臟亂堵”等“老大難”問題得到了徹底改善。
(記者 李東華 通訊員 孔憲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