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星期六,秋高氣爽。毛集實驗區工委管委在政務中心七樓會議室召開第七次文明創建調度會,現場解決創建督查中發現的各類問題。
“創建省級文明城區是牽涉面最廣、帶動力最強、關聯度最高的創建活動,我區通過全城發動、全民參與、全面推進,吹響創城的強勁號角,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數。”毛集實驗區工委主要負責同志態度堅定,旗幟鮮明。
全城發動 解決群眾“最需”問題
“您既是文明創建的參與者,更是文明創建的受益者,建設一個環境優美、文明有序、和諧宜居的美麗毛集是我們的共同心愿。”8月9日,“毛集公眾”微信公共號《致全區城鄉居民的一封信》拉開了實驗區創建文明城區的序幕。
文明創建是一項民生工程。香樟路原是毛集城區一條高低不平的“兩節路”,南段是水泥路,北段是土垃路,長期以來嚴重影響居民出入。該區將其視為打通服務百姓“最后一公里”的“民心路”,加大財政投入,倒排工程工期,讓一條平整寬闊的交通大道短期內呈現居民眼前。毛集實驗區工委管委還大力推進102省道、焦崗湖大道等路網建設,加速完善供電、供水、供氣和污水處理等配套功能,消除臟亂差現象。該區堅持創建為民,敢于揭短,主動整改,下決心抓好城市功能品質、城市環境質量和政府行政效能“三大提升”工程。
全民參與 解決群眾“最盼”問題
9月5日,烈日當空。走進毛集實驗區,無論在城區的街頭,還是景區的碼頭,抑或園區的路頭,隨處可見頭戴小紅帽的志愿者在行動。“只要我們每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城市將更加宜居宜業。”志愿者趙中穎如是告訴記者。
文明創建是一項系統工程。各行各業各群體都參與創建中來,才能形成“人人是文明形象、個個有創建責任”的生動局面。記者在毛集實驗區科技廣場看到,該區醫療衛生志愿服務隊的8名醫務人員正為當地群眾開展義診活動,就診現場圍得水泄不通。在淮南第28中學教師家屬區,記者看到教育系統志愿者手執鐵鏟清除責任區垃圾雜物,個個累得汗流浹背。該區結合文明城區創建活動,重點解決居住環境、道路交通、教育均衡、醫療救助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全區1023支志愿服務隊走在創建的前列,為文明代言,為平凡鼓掌,營造出全民創建的濃厚氛圍。
全面推進 解決群眾“最難”問題
“實驗小學旁邊原有一個垃圾中轉站和一個20余年的公廁,環境臟差,氣味難聞。文明創建以來,通過拆除移建,周邊環境明顯改善,群眾對此贊不絕口。”毛集社區居民朱克軍談及文明城區創建,臉上洋溢著滿意的微笑。
文明創建是一項綜合工程。毛集實驗區把創建文明城區作為檢驗“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成效的試金石,本著應民之需、順民之心、解民之難的原則,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難點問題,推動創建工作目的更加明確、任務更加清晰、考核更加有效、推進更加有力。“毛集抓創城,絕不僅僅為了拿牌子,而是要通過創城,切實解決城市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解決百姓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正如該區工委主要負責同志所說,毛集把群眾的呼聲作為創城工作的第一信號,從群眾最關心的難題抓起,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切實做到為百姓創城、讓百姓參與、由百姓評價。
(通訊員 徐瑞成 記者 劉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