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春耕季節,潘集區通過信息化、現場化、機械化、專業化的手段和措施,全力保障春耕備耕。
現代信息全面覆蓋。利用短信平臺、電視、電話、廣播會等現代手段,開展政策咨詢、技術指導、信息傳遞、農業氣象預報免費服務,著力做好春耕備耕工作信息指導;現場指導全程服務。依托農技人員包村聯戶項目,及時組織科技人員分批赴各鄉鎮、村開展技術咨詢服務,每人聯系10戶種糧大戶和2戶貧困戶,采用專業人員結對指導,傳授病蟲害防治、施肥等知識,提高群眾科學種田的能力。同時,積極挖掘新型職業農民、合作社等經營主體示范帶頭潛力,不斷提升農戶春耕備耕主動性和積極性;機械育秧快速高效。機械化如今已成為潘集區春耕的主要形式,近年來,全區已建成15家水稻育秧工廠,每家可承擔2000畝水稻機械插秧任務。如今,潘集區可承擔30000畝水稻機械插秧任務,為廣大農戶春耕提供了有力保障;儲備充分專項護航。利用中央財政資金176萬元,通過招標,采購40.09萬袋藥劑,確保全區39萬畝小麥赤霉病防治達到全覆蓋。各大農資公司、農資經銷點肥料和水稻種子供應量分別達到2.2萬噸、16萬公斤,可滿足2萬噸肥料和15萬公斤水稻種子需求,農藥、農膜供需也基本平衡。在此基礎上,該區積極開展農資市場“打假保春耕”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制售劣質假冒農資行為。
(記者 柏松 通訊員 李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