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唱一首歌 讓這個冬天更溫暖
稿源: 合肥在線-合肥晚報
三年做了三次手術,兩次全身麻醉,化療讓一頭濃密的頭發全部掉光,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張成妹的音樂夢想,她仍舊愛笑,笑起來聲音爽朗;愛唱,唱起歌來,美妙動聽。杏林街道麗都社區居民張成妹是一位癌癥患者,她自己填詞創作社區版《南山南》,把合肥元素串入歌詞中,表達自己對于生命的熱愛與留戀,這首歌曲在社區里傳唱,許多居民參與進來,用實際行動支持張成妹戰勝病魔,同時寄托合肥美好的祝福。
雖患重癥仍懷赤子心
44歲的張成妹住在杏林街道轄區的煤炭設計院小區,初次見到她,很難想象她已經和病魔戰斗了幾年。四年前,張成妹在一次體檢中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一向愛美的她聽到這個噩耗,仿佛晴天霹靂,“我真的是一下子癱倒在地,很難接受自己得了這種疾病。”平靜下來之后,性格樂觀的張成妹想通了,為了孩子,為了自己,她與病魔作斗爭,走上了漫漫化療路。
化療很痛苦,“我以前是長長的卷發,朋友們都羨慕我的頭發又濃又密,可是化療后,頭發不見了。”張成妹告訴記者,她買了頂假發,“不管什么時候,我都要有一顆愛美的心,只有愛美追求美,才能熱愛生活。”
有時候見朋友,參加社區活動,張成妹還給自己畫個淡淡的妝容,不熟悉她情況的居民根本不會相信,愛美愛笑愛熱鬧的張成妹原來是一個和病魔抗爭多年的癌癥病人。
現在她每天都要吃很多藥,定期去醫院檢查。張成妹告訴記者,她每天都會約上小區居民一起,打乒乓球,到社區服務活動中心唱上幾首歌,“我特別愛唱歌,每次在歌聲里,我都覺得又回到了從前,找到了自由的心境。”
社區版《南山南》寄托美好情感
“鳳臺南/金池北/金池有人家/徽鄉南/杏林北/杏林月垂枝”,閑不下來的張成妹自己填詞,演繹了一曲社區版的《南山南》,她低聲淺唱,飽含深情,“在中鐵的門庭前/穿梭往來/在風荷的樓閣里/淺眉微笑/在豐大的街景里/守歲迎新/在百合的樓影里/殷殷期待”。
“在這首社區《南山南》的歌詞里,我寫的都是我生活的社區里的場景,合肥是我的家鄉,我愛她,她像母親一樣,包容我愛護我,社區為我提供了很多幫助;她又像一個老友,傾聽我的嘮叨,社區里的好多居民都是我的好朋友,有時候約上三五好友,唱唱歌,聊聊天,心情豁然開朗了。”張成妹告訴記者,她非常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她希望自己可以活得久一點,有時間陪伴家人,陪伴朋友。
“我的愛人和女兒都非常支持我創造歌曲,在歌聲里,我可以忘記病痛,忘記煩惱。”如今張成妹已經把這首《南山南》唱到了杏林街道的各個社區里,她還有個心愿,可以拍成一個微電影,讓社區的居民參與進來,“我們社區有許多外地人,來到合肥買房定居,新合肥人對于合肥也是充滿濃濃的感情,能通過一首歌曲讓更多的居民熟悉,親如一家,這是我想看到的。”
社區居民傳唱《南山南》
“聽到這首歌,我很感動,平時忙忙碌碌,很難停下來欣賞身邊的美景,這首歌帶我們領略了身邊的美好。”張蕾是社區的一名幼兒老師,她來自湖北鐘祥,六年前來肥定居,社區版《南山南》一下子打動了張蕾,“張大姐雖然身患重病,但是仍保有一顆熱愛生活的赤子之心,愛自己,愛他人,這很觸動我。”
張蕾告訴記者,來到合肥這么多年,她已經深深地愛上這座城市,“這里有我的家人,我的事業,我早就成為一名合肥人了。”因為工作需要,張蕾經常和社區里的家長孩子們打交道,正是許多家長孩子的認同帶給她歸屬感,讓她越來越離不開,放不下。“張大姐的歌也唱出了我們這些新合肥人的情感。”
36歲的何煜是土生土長的合肥人,聽到張成妹演繹的《南山南》,他很有感觸,“合肥真的是越來越大,越來越美,身邊好多人都是從五湖四海來到合肥,在合肥定居買房,住在一個小區里,成為相親相愛的鄰居。”何煜告訴記者,他準備把這首歌唱給身邊更多的人聽。